近年来,云南省祥云县在开展水源地保护及水库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聚焦项目谋划和建设力度,强化要素保障和前期工作,加大水生态修复力度,构建生态廊道,加强源头控污,流水排入河先处理,河水入库先净化,保障了人饮用水安全,为构筑县域生态屏障,推动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守护蓝天碧水净土的目标任务,祥云县从工作实际出发,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统筹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重点地区节水开源、科技节水创新等行动,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快推动河湖长制“有名有责”“有能有效”,认真推进河道治理、城镇污水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点上注重城乡生活、工业等源头污染防治,线上注重沿岸入河入湖排污口排查整治,面上注重农业面源、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深入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守住“好水质”,为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提供坚实支撑。
在开展保护水库水生态环境工作中,祥云县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实施小官村污水处理设施项目,从集中治污到全面治水,探索多元化河道管护,筑牢生态安全底线。小官村污水处理设施位于祥云县小官村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设施覆盖处于水库入河源头的祥城镇象鼻村3个村民小组,设施系统建有生活污水处理站1座,设计日处理规模 50 立方米,设计出水水质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设施采用 MBR 膜工艺,并配套污水收集主管、入户管、污水收集井和检查井。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探索出了一条“活水、净水、亲水”的美丽河湖建设新路径。
祥云县在推进构建生态廊道保障净化入库河水进程中,创新机制治理河湖保护水生态,切实统筹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大水生态修复力度,加强生物资源保护、水土流失防治、生态流量管控,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通过实施河道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促使水库流域综合环境不断提升,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面源污染防治、水生态恢复等方面取得突破,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更加完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要素系统治理、统筹推进格局基本形成,写好“水文章”,让水利资源更好利农惠农,打造出了“绿水长流,造福万代”的生态库区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