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西南的彩云之南
生活着一个
古老而智慧的民族
哈尼族
他们用勤劳的双手
在山峦间开垦出壮丽的梯田
创造了独特的农耕文明
矻扎扎节
又称为“六月年”
作为哈尼族
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承载着这个民族
对自然的敬畏
对丰收的祈愿
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让我们一同走近哈尼族
探寻矻扎扎节的神秘面纱
云雾缭绕的哈尼山寨
矻扎扎节的由来
农耕礼俗起源
哈尼人信奉万物有灵,在上千年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中,总结了一套围绕梯田稻作开展的农耕礼俗。在固定时节必须举行一定的仪式,以对各类信仰表示敬意或祈求,于是,既包含对天地自然崇拜,又企盼丰收意义的矻扎扎节仪式就逐渐形成,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到如今成为以祈福和群体性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隆重节日。
金黄色的哈尼梯田
打磨秋
打磨秋是矻扎扎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也是哈尼族充满情趣的体育活动。打磨秋时,横杆两端骑坐或爬上相等数量的人,大家轮流用脚蹬地,使磨秋起落旋转,就像磨盘转动一样,故而得名磨秋。按照哈尼人的传统规矩,磨秋杆必须是黑夜砍好后,小伙子们在黎明前扛回来,这一传统体现了哈尼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传统习俗的尊重。
打磨秋 图片来源于“梦想红河”微信公众号
穿着绚丽多彩民族服装的哈尼人纷纷来到磨秋场,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按照哈尼人尊老敬长的传统习惯,先由几个德高望重的老者“开秋”,他们象征性地甩上几圈,随后,一对对、一双双的小伙子们和姑娘们轮流上去体验。
打磨秋 图片来源于“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微信公众号
打磨秋时,人们时而飞速旋转,时而升降起伏,反复转动,悠悠荡荡。甩秋人的速度越来越快,围观的人群也愈发兴奋,不时发出“哦嗬嗬,哦嗬嗬”的呼喊声,为其加油助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那些技艺高超、胆大心细的小伙子,往往成为姑娘们爱慕的对象,磨秋场也成了年轻人展示自我、增进感情的舞台。
荡秋千也是矻扎扎节不可或缺的活动。甩秋就是我们常见的秋千,将两股棕绳的一头系在大树横出的粗壮树枝上,下端绳子两端拴一块小木板,人站在踏板上,两手紧紧抓住棕绳,一蹲一站,秋千就荡了起来。
荡秋千 图片来源于“红河蝴蝶谷”微信公众号
荡秋千的孩子 图片来源于“绿春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
在矻扎扎节期间,荡秋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有着特殊的寓意。哈尼人相信,通过荡秋千可以将身上的晦气和灾难荡走,祈求来年平安顺遂、五谷丰登。孩子们在秋千上欢快地荡着,笑声回荡在整个村寨,大人们也会加入其中,重温童年的快乐。
美食与歌舞
哈尼族美食 图片来源于“梦想红河”微信公众号
矻扎扎节期间,哈尼族的美食也是一大特色。节日里,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饭菜,这些美食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反映了哈尼族独特的饮食文化。
哈尼人民跳起棕扇舞 图片来源于“梦想红河”微信公众号
在节日的夜晚,哈尼山寨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夕阳西下,磨秋场上响起清脆的枪声,通知人们前来唱歌跳舞。
围坐在一起欣赏歌舞的哈尼人民 图片来源于“梦想红河”微信公众号
老人们围坐在场上,一边品尝着美酒,一边分享着生活的点滴;孩子们在人群中追逐嬉戏,天真烂漫;青年人则围成圈子,跳起了扇子舞、竹棍舞、乐作舞等传统舞蹈。
哈尼人民跳起竹竿舞 图片来源于“梦想红河”微信公众号
他们舞姿优美,动作矫健,手中的棕扇和竹竿随着音乐的节奏舞动,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与欢快的音乐、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在群山间回荡,形成了一幅欢乐祥和的画面。哈尼族的音乐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常常伴随着舞蹈一起表演,人们用歌声和舞蹈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节日的庆祝。
载歌载舞的哈尼人
2025年矻扎扎节放假安排
2025年,哈尼族的矻扎扎节于7月4日(星期五)放假,与周末连休,共放假3天,即7月4日、5日、6日。在这个充满欢乐与祝福的节日里,让我们共同感受哈尼族的文化魅力,一起向哈尼族同胞送上最真挚的节日祝福,祝愿大家矻扎扎节愉快,生活幸福美满,愿哈尼族的传统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