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闻系列七 英雄老山奔小康——麻栗坡新时代脱贫攻坚“老山战役”纪实(下 )文山州专场会

作者:记者 喻传宏 徐仕桓 唐雪娇 (编辑 曾 炜) (排版 罗 钢) (审核 资云波)环球在线新闻    来源:云南省文山新闻网    时间:2020-07-08 14:00:03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夏万举 彭建清 方之舟 特约记者刘宝昌 杨程西南报道

环球新闻报道  英雄老山奔小康——麻栗坡新时代脱贫攻坚老山战役纪实(下)

保障作战”,老山盛开幸福之花

       洁净的水泥路,由山脚一直延伸。像个调皮的孩童,不知疲倦地绕着座座山梁,在高山之间划开一条宽宽的印记。

      “ 看,这是我去年种的苦参种子,已经1米多高了。”杨万乡长田行政村上八村小组组长杨昌红拔起一株苦参,乐呵呵地说,这是乡上去年开展第二期特色产业培训的成果。再过两年,满山的苦参就都是钱了。

       为激发群众发展内生动力,杨万乡在整合政策资金向贫困群众“输血”的同时,全力开展“造血”功能培植,采取“合作社+贫困户+技术指导”“公司+就业提升”等帮带模式,把县里出台的自主发展产业扶持奖励补助政策和就业奖补政策,最优化落地生“钱”。去年,杨万乡开展特色培训三期,帮扶360名贫困村民实现就业。

       “坚持扶产业就是扶根本的理念,突出抓好‘两个全覆盖’,用新理念、新机制、新技术补齐产业发展短板,稳定增收渠道。”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负责人说,近年来,麻栗坡探索创新的产业扶贫“双绑三防四益”、就业扶贫“多多帮”、脱贫攻坚“群众服务队”、人居环境“五位一体”、“老山清风”法治扶贫、“六个载体”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问题直通车”、项目库建设“三上三下”等脱贫攻坚“作战”经验全面开花,吸引一大批能人乡贤回乡创业的同时,也带动一大批边境村、贫困村、落后村逐渐奔向文明村、富裕村和美丽乡村。

  六月的大坪镇漫马村,骄阳似火,暑气留恋。这样的风风火火,却远比不上这忙碌的季节。在通往大坪柏油路边的一个三七棚里,施肥的、理墒的、锄草的身影,与绿色的、红色的三七花籽汇成七色彩虹,描绘着美不胜收的诗情画意。

       由于没有其他自然资源禀赋,漫马村很多村民仍很贫穷。2014年,从这里走出去的大学生周枫凌放弃昆明优越的工作,回乡创办“童心三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消息,在村里炸开了锅。

       有人说,周枫凌书读多变憨了,好不容易跳出农村,又回来当农民,不是憨么?也有人说,现在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好了,他在外面混不下去,是回来跟他们抢国家的钱呢……

       面对各种议论,周枫凌没有退却。他看好在这里发展三七产业的前景,更需要通过这块土地来实现自己“带领贫困群众致富”的理想。

       于是,他变卖了昆明的房子,又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钱,横下心回到村里种植三七,创办成立了“童心三七”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了三七粗加工厂。凭借自己在制药行业和大型农业集团企业多年积淀的经验,“童心三七”系列产品很快占有一席市场。

       如今,“童心三七”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有了完整的三七产业链和完善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产品还进入国家外交部钓鱼台国宾馆精品店售卖,并先后被评为县级、州级、省级、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019年,合作社发展社员573户,带动107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群众是质朴的。只要你是真心为他们好,不用多说,干就完了。”周枫凌说,通过这几年种植三七带动,村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加入合作社共同发展的积极性明显高了。他打算再动员周边乡镇和村寨一些刚刚脱贫的群众都种一点,争取在小康的路上再送他们一程。

       “我的家乡野猪塘,青山绿水好风光,支部带领奔富路,苗族儿女高风尚,国门前的小康村,苗族儿女歌颂党……”蜿蜒崎岖的边境巡逻道上,53岁的项正江一边听着手机里播放的《野猪塘小康之歌》,一边拄着木棍吃力地走着,很是自豪。

       野猪塘村是猛硐乡的一个苗族聚居自然村,距国境线仅800米,全村48户222人。项正江是这里的村民,他从2001年开始做界务员,已经19年了。

       今年,项正江除增加了到界碑巡逻的频次,还积极参加边境疫情防控设卡守点。他说,虽然很辛苦,但每当听到这首歌时,就很来劲。

  葱茏的树木、清澈的山泉、烂漫的山花;洁净的村道、特色的民居、飘扬的国旗;沉浸其间的百姓,美如诗画的日子……若不是亲身感受,很难把这样一个环境优美、生态宜居,正焕发勃勃生机的村庄与边境边关联系起来。

       “脱贫攻坚战役,不仅仅是让寨子美了,寨子里的人也跟着‘美’了。”野猪塘村党支部书记项廷虎说,起初几年,路修通了、文化广场建好了、寨子好看了,但村民散养牲畜的习惯没有变,路上成堆的牛粪马屎,蚊蝇乱飞,离“文明”两个字还很远。

       “再这样下去,怕又是要走回头路。党和政府的关心、扶贫干部的付出,你们通点人情不?”在一次全村大会上,项廷虎是真的火了,就如何解决环境卫生差的问题,他“逼”着村民个个发言。按照县里人居环境“五位一体”的要求,综合村民意见后修订完善了《野猪塘村卫生管理制度》,家家划有责任段,订上责任牌,并在每个责任段装饰了形态各异的“花盆”,种上品种不同的花草。现在,路干净了,花开的季节,路更漂亮了。

       2017年,野猪塘村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第五届全国文明村,全村21户贫困户103名贫困人口,也全部在2019年退出了贫困行列。

       从清末项崇周英勇抗法,留下“边防如铁桶、苗中之豪杰”的英勇事迹,到80年代军民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铸就“老山精神”,再到党政同心、干群同命,历时五年打赢新时代脱贫攻坚“老山战役”,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沐浴新时代阳光雨露的麻栗坡人民,也逐渐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2019年,麻栗坡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5%;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6万元、1.1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3%、12%。累计实现脱贫1.85万户7.3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9.42%降至0.63%,贫困人口错退率为零,贫困人口漏评率为零,群众认可度达99.17%。全县91个贫困村,已全部脱贫出列,退出率100%。

       麻栗坡脱贫了,但驻村扶贫工作队没有撤,扶贫的决心没有变,扶贫的力度没有减。“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小康才是方向。”正如刘扬所说,在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的重要节点,麻栗坡要进一步清扫战场、巩固成果、提升质量,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坚决守住新时代脱贫攻坚“老山战役”的胜利高地,确保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不落一户、不掉一人。

       2020年,“网络祭扫”烈士陵园让麻栗坡又上了“热搜”。一位全程参与、经历并见证新时代脱贫攻坚“老山战役”的复退军人在网络祭扫时这样写到:英勇的革命先烈,你们用鲜血染红的战旗,我们已把“她”擦得艳丽;你们用生命守住的国土,我们已把“她”建设得美好。如您所愿,麻栗坡已经摘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你们听,全面小康的凯歌已经奏响……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