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闻系列二 民生 西双版纳州专场 云南省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

作者:赵嘉 李婵娟 环球在线新闻    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时间:2020-08-06 07:49:53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夏万举 彭建清 方之舟 特约记者刘宝昌 杨程西南报道

环球新闻报道  2020年85日上午在海埂会堂召开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西双版纳州专场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彭斌主持新闻发布会

       欢迎参加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西双版纳州专场,这也是本阶段的第十二场发布,将由西双版纳州政府主要领导、相关领导和基层干部介绍西双版纳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今天的发布人,他们是: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罗红江先生;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副书记、州委宣传部部长刀文先生;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刘俊杰先生;

       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驻村工作队员、曼班三队工作组组长罗志华先生;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第三小学副校长吴记伟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滇、香港驻滇、云南省、昆明市和西双版纳州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两项议程,下面依次进行。

       首先,请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副书记、州委宣传部部长 刀文  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驻村工作队员、曼班三队工作组组 罗志华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刘俊杰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第三小学副校长 吴记伟答记者问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副书记、州委宣传部部长 刀文答记者问

       西双版纳而言,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优越的生态禀赋,是我州生存之基、发展之本。长期以来,我州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生态优先,深入推进生态立州战略实施,坚定不移地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通过努力,我州于2017年获得全国首批、云南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

      刚才记者朋友问到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处理好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我们是怎么做的?概括起来说,主要是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全力推进产业的生态化,我州着力发展壮大特色生物、旅游文化、健康养生、加工制造、信息及现代服务、清洁能源等六大生态经济产业,并大力弘扬雨林文化、普洱茶文化、傣医药文化、水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等六大生态文化。2019,全州六大生态经济产业的增加值176.68亿元,占到GDP31.1%

      第二,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通过优化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建立健全全面保护、系统恢复、用 途管控、权责明确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体系,继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跨境联合保护和森林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保持常态化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高压态势,进一步保障生态屏障的安全和提升生态系统的功能。目前,我州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43%,各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超出22%2019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81%、森林蓄积量1.89亿立方米。

       第三,加大生态扶贫力度,全力推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一是设立生态护林员工作岗位,让贫困人口参加生态管护工作,实现在家门口脱贫。我州共选聘生态护林员890人,每年争取财政补助资金947万元。二是将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向贫困地区、贫困户倾斜,支持群众发展特色林业产业。2014年来,全州1973户建档立卡户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2.15万亩,争取项目资金3200余万元。三是通过生态保护补偿等政策增加转移性收入,迅速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我州区划国家级、省级公益林239万亩,每年向7667户建档立卡户发放生态补偿资金达637万元。四是围绕我州培育六大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布局,建立产业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人口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持续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守护好绿水青山,积极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探索出一条高质量的绿色发展之路。

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驻村工作队员、曼班三队工作组组 罗志华答记者问

       谢谢刀文副书记,我把曼班三队的情况向大家作一个简要介绍。

大家好!我叫罗志华,拉祜族,是勐海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高级兽医师。因为我这样的双重身份,在2015年县上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要选派知三农、懂农业、爱农民又熟悉本地民族语言的驻村干部的时候,我和其他3个队员被派驻到了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这个只有17户人家但全部是贫困户的拉祜族聚居村,也是当时全县直过民族贫困群众中贫困程度最深、基础设施最差的村。在这里,我和乡亲们一起生活了1200多个日夜,曼班三队已经是我的第二个家了,我和他们一起建设美丽幸福家园,见证了3个翻天覆地的改变。

一是改变陋习,帮助村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我刚刚驻村的时候,曼班三队的村民见到生人就躲,吃饭用手抓,不讲卫生,男人留着很长的头发,一个星期不洗澡不换衣。有好的生活习惯才有好的面貌。我把改变村民的生活习惯作为驻村的第一件事,和工作小组的同志们商量后,决定从理发开始,让他们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我记得第一次给村民扎培理完发后,我跟他说:我们扎培还是帅的嘛。扎培很开心,笑着跑掉了。看到扎培的新发型,村民们都觉得很新奇。我和工作组的同志们找到了切入口,又教他们洗澡,从一星期洗一次到一天洗一次。就这样,我们从生活习惯入手,又带着村民打扫家里的卫生,教村民叠被子,归置锅碗瓢盆,共同整治村寨卫生,绿化美化环境,现在村民的家干净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我们还创办小蜜蜂超市,用表现换积分、积分换实物的方式,激励村民继续保持勤劳、积极参与村寨治理,当好主人公。

二是传授技术,帮助村民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我们进驻前村民过着刀耕火种、吃救济粮的日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推行统一组织、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管理模式,每天早晨用拉祜语在广播上通知村民集体下地劳作。到地里后,我们工作队就用拉祜语、手把手教村民种植水稻,在村民掌握基本知识后,又不断组织开展相关技术培训,让他们熟能生巧,在没有我们的指导下也能自主生产。通过1年的努力,2016年曼班三队的水稻获得了大丰收,很多人家第一次收获了整整一年都吃不完的粮食。现在,他们早已不愁吃穿了。

解决了温饱还要让村民增收。我们分析曼班三队的产业结构,决定发展小耳朵猪和茶叶两项短期能脱贫、长久能致富的产业,推行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模式,和县上的龙头企业勐海茶厂达成种茶购茶协议,和村上的曼囡小耳朵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形成长期合作,并通过长期的科学养殖、种植技术培训,有效提升了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现在已经形成了小耳朵猪集中养殖区,建立1个茶叶初制所,做到了产销对接。我也发挥我养猪的强项,教会村民科学养殖,仅养猪一项为村民创收32万多元。我们还在村里培养出了6名种植茶叶、玉米、水稻、养猪、养鸡能手,他们现在也是村里的老师了。有了产业支撑,曼班三队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380元增加到20198826元,全村17户贫困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三是打通内外,激发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刚进村的时候,村里既没有网络,也没有手机信号,全村只有一台电视机还只能播放DVD光盘,村民们不会讲汉语也很少与外界沟通,思想守旧。我们驻村后,结合实际在县上的指导下制定了曼班三队精准脱贫5年计划,做到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抓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了连结外界的硬件通道。现在到村到户的路通了,电视网络信号有了,每家有电视机,村民还养成了每天收看《新闻联播》的习惯。抓扶志扶智,打通了连结外界的思想通道。工作队员们各负其责、发挥所长,着重从教育抓起、从精神扶起。比如我们的队员李伙保是教师,他负责组织开办扫盲班和学前班,让大龄村民和小朋友从“123”开始写,从中、国、人开始念,现在已经有15个人取得了普通话培训合格证,其他村民基本能听得懂汉语,也会写自己的名字了,一部分会写名字的村民每次开会的时候都是自己签字,特别是村小组组长扎坎最积极,字写得最大,前面的位置都被他占了。有20多个村民会用智能手机,会用微信语音聊天、发图片,有些时候他们还会发信息问我罗队长,吃饭了没?。我们和挂钩单位、帮扶企业联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让村民增强自信、开拓眼界、转变观念。邀请县文工队拉祜族演员到村里教唱歌跳舞,组织村民到州府、县城、企业,到发展较好的拉祜族村寨参观,让他们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帮助村民们立志向、长志气、壮胆识,也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有了规划。

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精准帮扶下,我们拉祜族已经实现整族脱贫。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战中,我会继续发挥好驻村工作队作用,继续激发曼班三队村民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感党恩、讲诚信、有自信,为自己的新生活奋斗,与全国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刘俊杰答记者问

谢谢这位记者对西双版纳沪滇合作的关注。上海与西双版纳自上世纪60年代,因知青上山下乡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感人故事很多。党中央安排上海帮扶我们州可以说是深思熟虑,用心良苦。

上海松江区与我们结对帮扶以后,松江区创新合作机制,加大合作交流力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松江区2018年在上海市东西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考核为全市第二,2019年为全市第一;2018年、2019年云南省对西双版纳州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连续两年被评为的等次。我们主要从组织领导、人才交流、资金投入、产业发展、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消费扶贫、社会帮扶、创新工作9个方面开展结对帮扶,亮点和特色我们归纳总结了一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资金投入方面,构筑一幅希望图景在贫困县、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的基础上,2019年,积极将景洪市未脱贫的6个贫困村纳入帮扶范围,2020年,帮扶范围扩展覆盖全州92个贫困村,率先实现沪滇扶贫协作携手奔小康县市全覆盖。四年来,上海方面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3.11亿元、实施项目310个,惠及3万多人次脱贫人口。

二是产业发展方面,种下致富新苗双方加强产业合作,建立市场+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链接机制。2018年、2019年引进12家企业,投资金额12.1927亿元,建设扶贫车间9个,吸纳贫困人口就业543人。一方面,扩大种源扶贫项目,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和勐腊县种植松江大米松香粳1018”。另一方面,做实业建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20199月,西双版纳云锰新型浓缩乳胶深加工综合开发项目投入试生产。由此,上海投资的西双版纳云锰集团在勐腊县打造建成全国最大乳胶厂,填补了云南省无橡胶深加工的空白。

三是消费扶贫方面,扶到贫困根上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工作,促使更多的西双版纳农副产品入沪留松。2019年以来,茶叶、蜂蜜、香米等7类产品入选入围上海市百县百品,我州率先成为百县百品全覆盖的云南州市。仅2019年,松江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采购我州特色农产品达3406.77余万元,带动12098人建档立卡户增收,走在上海市各区前列。

可以说,上海松江区是真心实意地帮扶我们,真金白银地资金投入,派出了精兵强将、真抓实干做好帮扶结对工作。全州干部群众对上海人民的帮扶永远铭记在心,对上海人民感恩、感激、感谢!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第三小学副校长 吴记伟答记者问

       大家好!我叫吴记伟,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就从我平凡的工作经历中,和大家分享一下教育扶贫给我的学生带来的变化。

       2018年,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创新异地集中办学模式,将景洪最偏远、最贫困的勐旺乡3年级(含3年级)以上的384名瑶族学生分别集中到景洪市第一中学和市第三小学就读。

       我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在市三小就读的瑶族学生。既当好老师,又当好保姆。这是我在瑶族学生前往城区读书那天对父老乡亲的承诺。两年来,我和同事们悉心呵护着这些可爱的学生,目睹了他们的成长变化。

       学生小张,父母常年在外,对她关爱很少。异地集中办学前,小张寄宿在姑姑家,在村小学读书,曾经多次辍学,老师反复做她和亲人的思想工作,帮她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让她重返校园。异地集中办学后,她极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我行我素,经常欺负同学,对老师的教育爱理不理,不久就开始厌学了。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天晚自习后,她不慎摔断了右腿。我和同事立即把她送到医院做手术。在她住院期间,老师们轮流守护她,送饭送菜,拿药端水,不断安慰她、鼓励她,还教她如何融入集体,慢慢地她的心被感化了。出院那天,她对我们说:老师,请你们放心,今后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好好做人!回到学校后,小张主动整理内务、打扫教室、帮小同学洗衣服、晒被子……同学病了她主动要求去陪护。学习上也积极了,把落下的功课补了回来。一年后小学毕业时,她的成绩从倒数上升到了中等位次,顺利升入了景洪市第一中学。

还有一个学生小盘,有一天晚上突然休克,我和几位同事第一时间把她送到了州医院。经检查,她是粘血性功能差导致的持续性脑出血,必须立即手术!孩子家离学校150多公里,父母无法及时赶到医院签字。在这紧要关头,我代替家长签了字。当看着《手术同意书》上一条条可能发生的风险点时,我的手都在冒汗,但却义无反顾。

因为家庭贫困,家长无法负担孩子的医疗费,我的同事盘波在水滴筹平台上发动了筹款计划,计划筹款5万元。信息发出后,许多爱心人士在第一时间捐款,仅仅21个小时,捐款数额就达到了50097元。很多老师和好心人直接到医院看望小盘,并捐款给她。她的父亲感动地热泪盈眶,用他非常不熟练的汉语反复说着:谢谢大家,谢谢大家,让你们操心了!


       至今,共有434名瑶族学生到城区就读。如今,他们在生活、学习、身体和心理健康等方面脱胎换骨,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自信心不断增强。以前他们不敢与人交流,现在他们能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与同学融洽相处。孩子们的变化,带动家长的观念改变,他们积极支持教育,在生活生产上更加积极,要为孩子们做好榜样。

20181017日的扶贫日晚会上,瑶族学生朗诵诗歌《瑶山里的一颗种子》,孩子们说:我们坚信,瑶家山区的一颗种子,在党的关怀下,会茁壮成长,把家乡建设得更加富强!

       作为他们的老师,我目睹了异地集中办学这一教育扶贫的模式,着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给瑶族孩子、给他们的家庭、给这个民族带来的变化,我深受感动,感恩祖国、感恩时代!今后,我和我的同事会更好地工作,让这些瑶族孩子茁壮成长,报效祖国。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