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防震减灾基础 织牢末梢应急网底——昭通市大关县翠华镇黄连河村防震减灾工作经验

作者:杨成林 陈应国    来源:云南省应急管理厅 环球在线    时间:2024-12-26 22:32:17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张廷盖 王胜 徐龍雲 杨丽萍 刘宝昌

昭通市大关县地处马边至大关地震带,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质条件脆弱,小震大灾、大震巨灾特点尤为突出。据史料记载,大关县境内于1917年、1974年先后发生6.8级、7.1级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年来,大关县认真汲取县内2次大地震的沉痛教训和经验启示,把防震减灾责任层层压实到村(社区),把地震灾害防范应对措施落实到组到户,全力打通防震减灾救灾基层“末梢”。位于大关县城南部的翠华镇黄连河村距县城3公里,19个村民小组819户村民分别居住在关河两岸高山峡谷中,大震后极易引发断路、断电、断网、断水等极端情况。黄连河村党委始终把百姓安危放在心头,细化实化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四项措施,用心用情织牢织密防震减灾救灾“安全网”,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震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落细落小。

细化预案方案,建好“指挥部”

制定《黄连河村地震应急预案》,组建村级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灾情收集、抢险救援、转移安置、次生灾害防范等10个工作小组。每个小组由1名“三支队伍”干部(村“三委”、驻村工作队、镇挂村干部)牵头负责,震前强化培训练能力,震后各司其职抓救援。各村民小组分别制定地震应急工作方案,以相邻住户为单元设置“微网格”,1个网格安排1名责任人,逐户规划安全转移避险路线,规定以敲锣为号的紧急避险措施;制定亲帮亲、户帮户办法,对全村11名老弱病残特殊群体落实“一对一”包保兜底责任,确保震后转移避险快速有序、自救互救安全及时。

组建应急队伍,用好“攻守队”

组建4支应急小队,切实把基层抗震救灾应急网络延伸到组到户到人。一是组建以村党委书记为“主心骨”的“第一响应人”队伍,实行AB角管理,地震后第一时间统计上报灾情,第一时间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二是组建村民小组长、防汛抗旱应急员、地震灾害响应员、地质灾害监测员、洪涝灾害预警员“一长四员”队伍,平时开展异常监测上报,向群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灾时积极响应、统计报告灾情。三是组建摩托车突击小队,以年轻党(团)员和积极分子为骨干,在大震后断路、断网等极端情况下,采取骑摩托、徒步等方式突入“孤岛”查灾核灾报灾救灾。四是组建普通民兵连,将全村划分为9个片区,1个片区指定1名班长,灾后迅速组织队员开展人员搜救、群众转移、道路抢通、危险源排查等工作。

广泛宣传演练,拉好“防控链”

一是多渠道宣传织密群测群防网。每年组织一次集中宣讲、发放一批宣传资料、在村组微信群推送一批防震减灾小视频,通过群众会、院坝会面对面宣讲,依托村村通应急广播定时播报,不断提升群众防震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二是全方位应急演练锤炼队伍战斗力。每年开展一次以防震、防汛等为主题的综合应急演练,检验4支队伍应急处突能力,确保“战时”拉得出顶得上。三是全范围地震逃生演练增强群众防范能力。以村民小组或片区为单元,每年组织一次群众逃生避险演练,通过演练让广大群众做到“四熟悉”(熟悉防震减灾常识、熟悉不同场景防震避险措施、熟悉自救互救方法、熟悉附近应急避难场所),最大限度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排查风险隐患,扫清“地雷阵”

一是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监测到位。全村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5个,目前,4个治理难度大的隐患点已经全面完成搬迁避让工作,其余11个已列入治理计划,全部隐患点均落实了监测和防范措施。二是住房安全保障到位。近年来,共实施村内异址重建89户、搬迁101户、加固15户、拆除危房152户,实现了“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目标。三是道路交通和其他风险隐患整治到位。2024年,完成18条村组道路边坡清理、侧沟清淤,排危除险4处,改造老旧电力杆线20余千米,逐步消除次生灾害风险隐患。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黄连河村党委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意识,主动扛起“防”的责任、夯实“抗”的基础、健全“救”的链条,为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守护屏障。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