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祥云县朱正飞:养殖胡蜂走富路

作者:杨成林 陈应国    来源: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环球在线    时间:2024-05-07 21:19:31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杨丽萍 张廷盖 邱琬婷 刘宝昌 徐龙云

说起胡蜂,认识它的人会谈“蜂”色变,农村有着“三个大胡蜂,盯死一条老水牛”的谚语。不少人听说普淜一个小山村有个年轻人饲养胡蜂引领山区群众致富的事时,都觉得简直不可思议。

      “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敢想敢干。”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普淜镇杨花冲村委会老五者自然村朱正飞言简意赅地说了说胡蜂养殖的致富经验,便引领着我们走进群山环抱的养殖基地,盛夏的山村,玉米拔节,烟地葱茏,草长鹰飞,万物吐萃,祥云县爱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胡蜂养殖基地一派忙碌,胡蜂采食飞舞的嗡嗡声与林中涛声构成一曲乡村振兴的时代赞歌。

      “胡蜂蜇人疼极了。”在朱正飞创办的胡蜂养殖基地务工的普淜镇西山村村民赵增辉曾见过村里有人被胡蜂蜇伤,提到在基地初次与胡蜂过招时仍心有余悸。胡蜂又称“马蜂”“蚂蜂”或“黄蜂”,体大身长毒性也大,系除蜜蜂类及蚂蚁类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虫,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属膜翅目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胡蜂虽然羁傲不驯,但却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随着野生胡蜂逐渐减少,需求数量供不应求,人工养殖胡蜂具有市场前景广阔。

      来到祥云县爱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胡蜂养殖基地,在林中看着飞舞的胡蜂,朱正飞谈起了养蜂经历。出生在一个小山村里的朱正飞,从小就常见到胡蜂,并近距离接触到胡蜂窝,还吃过人们弄来的蜂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阅历的丰富,他渐渐明白“宇宙洪荒,环环相连,生物断链,唇亡齿寒”的道理,觉得野生胡蜂以害虫为食,是一种有益的小动物,应加以保护。前几年他在外出经商时,听说一位院校教授提到胡蜂可以人工培育和养殖,他专程去拜访了这位教授,以后又一直与教授保持联系,学到了不少饲养胡蜂的相关知识,激起了回乡创业养殖胡蜂的念头。

      掌握了养殖技术,朱正飞于20144月创业饲养胡蜂。在不到两年的时间,辛勤付出获得了回报,养殖效益渐增,规模日渐扩大,抱定“一人富了不算富,大伙富裕才是富”信念的朱正飞,于2016年成立了祥云县爱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32户建村民加入合作社,长期用工20余人,最多时可达50多人,使当地群众不出远门在家门口务工就能实现收入。前不久,他创办的合作社通过当地相关部门的认定,被列为“祥云县就业扶贫车间”。

      被当地人们誉为敢想敢干的“养胡蜂大王”朱正飞,将性情凶猛的胡蜂驯得服服帖帖,使别人眼时原“刺头”成了抢手货,前来订货购货的客商络绎不绝。合作社每年培育蜂王上万只,培育标准蜂群6000群,产值可达150万元。致富不忘反哺乡邻的朱正飞,引领着乡亲们养蜂致富,跟他一起养蜂的部分群众掌握养殖技术后,开始和合作社以合作分红的形式将胡蜂拿回家养殖,也靠养殖胡蜂走上了富路。敢想敢干寻富路的朱正飞由于创业和示范带动工作成绩突出,2018年被祥云县表彰为“就业创业先进个人”,2019年被评为祥云县“最美创业者”。

      “过去我们村很穷,通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给我们铺平了致富的广阔天地和康庄大道。”朱正飞通过养殖胡蜂,引领乡亲们走特色养殖之路,加入合作社养殖胡蜂的村民都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走上致富路,他也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提到养殖胡蜂,他也感慨不已,认为现在发展这么好,是因为大家一起抱团发展,因地制宜地进行特色养殖,形成了一个大的产业,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