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怀念我的父亲刘永富 ——记抗战时期父亲走上革命道路的经历 刘东立

作者:刘东立 杨成林 陈应国    来源:环球在线    时间:2025-08-24 10:11:21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陈应国 徐龙云 方之舟 李萍 张廷盖 马远东 李晴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是父亲诞辰99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无比怀念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刘永富,字一凡,革命化名,刘石泉,在砚山阿猛从事地下工作时,化名刘和之1926917日出生于蒙自新安镇的一个小地主家庭,从小勤奋好学,又富正义感。从1941年至19467月在昆明读书,学生时代的他在西南联大师生的影响和引导下,倾向革命,积极阅读进步书籍,最终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一名地下革命工作者。

       1941年,父亲到昆明云瑞中学读书,班导师刘桂五是西南联大的学生,他经常给学生们讲二战欧洲战场的形势和国内抗日战争的形势等。父亲初中未毕业,跳级考入云南省立昆华高级商业职业学校(简称昆商)。当时,李广田夫妇在该校兼职授课,华罗庚、朱自清、沈从文、潘光旦等知名教授经常到昆商演讲。19441225日,云南护国起义29周年,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工委决定举行声势浩大的纪念活动,意在弘扬爱国主义的护国精神,团结各界人士争取地方实力派,在云大操场举行了6000余人的纪念大会,护国元老和知名教授由云龙、闻一多、吴晗相继发言,痛斥窃国大盗袁世凯,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闻一多说,要民主就必须打倒独裁。大会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废除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父亲参加了会议和有2万多人参加的示威游行活动,对他的思想启蒙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从由一心想着学成后找碗饭吃吃的个人打算,走上了让所有穷苦人都能过好日子的革命道路。

       1945121日,在昆明爆发了一二爱国民主学生运动,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搞独裁统治的本质,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父亲积极投身于这次爱国民主学生运动,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对敌斗争,是运动中的骨干。在此期间,父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云南民主青年同盟(民青), 从而为实现父亲说的要砸开地狱之门,让人们都到天堂里去的豪言壮语,迈出了实实在在的第一步。1946317日,父亲组织昆商全校师生参加了四烈士出殡,走上街头做宣传演讲,散发《罢委会通讯》。昆明各街头设有路祭台,台上有人朗诵祭诗,祭文,痛斥反动派。担任过昆商罢课委员会常委、学生自治会主席,民青昆明城中区区委宣传委员。1946715日,在李公朴先生死难经过报告会上,父亲聆听了闻一多先生振聋发聩的最后一次演讲。父亲毕业后,就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地下革命工作。19467月,他是党组织派到蒙自开展地下工作的第一个民青成员。19476月,在党的引导下经孔永清同志介绍,父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20世纪40年代蒙自重建党组织过程中发展的第一个党员,从19315月地下党组织被迫停止活动到父亲入党的那一刻,蒙自被熄灭了长达16年之久的红色星火终于重放光芒。

       根据解放战争形势的需要,父亲奉命转移到乡下工作。在白色恐怖环境下,父亲于1946年至19502月,开辟创建革命据点,创造性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先后在新安所小学、滇西一平浪安平子弟小学、砚山阿猛镇小学、蒙自县县立中学任教,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19488月,在砚山组织武装暴动,攻打国民党砚山县政府,由于和杨敏(杨苑珍的儿子)参与国民党伪县长杨苑珍谈判,被敌人火力网封锁,无法撤退被捕。在狱中,父亲坚贞不渝、坚持斗争、忠于党。父亲被营救出狱后,派往蒙自,并任中共蒙自县地下党西南区委书记、边纵十支队蒙屏护乡团教导员。父亲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统战工作、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反三征和武装斗争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解放后的1950年至19585月,父亲先后任蒙(自)中区代理区委书记、县征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任县民政科长兼县公安局副局长、县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蒙自县第一、二届各族各界代表会议副主任委员,元江县人民政府秘书、县供销合作社主任、玉溪地区供销合作办事处科长。在此期间,父亲本着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的精神,为建国后滇东南片区各项事业发展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受的错误思想指导下的各种政治运动影响,19586月,父亲被错处,被开除党籍和工职回家务农,全家都被歧视和侮辱,可以说,当时是社会上最下等的人。父亲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所以把他置于任何苦难之中,也能泰然处之。父亲说:一个人尽管肉体上受多少折磨,只要保持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的事业是正义的,他就不会死。只要共产党不改变他的名称,真理就会使被杀者复活。我坚信我的冤案总有一天会平反,我总有一天还要为人民服务。父亲在20多年恶劣的政治、生活环境中,白天劳动,晚上坚持读马、恩、列著作,有时学到凌晨两三点钟,最后读完了《资本论》。父亲常说:一日不读马列,就感到俗不可耐。父亲硬是从牙缝里挤出干苦力所得的钱来买马、恩、列著作。父亲离世时,留下了的是300多本马、恩、列等名人的著作和200多本读书笔记和日记。父亲坚持真理、矢志不渝地忠于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很坚定,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同志,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历尽磨难、初心不改的优秀品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7911月,父亲平反后,出任蒙自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秘书股长,1982年调任中共蒙自县委党校副校长。当时父亲兴奋地对我说:这是党为我宣传马列主义提供了一个大讲台,过去所学的理论更有用处啦!父亲认为党校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使命,是直击党员干部灵魂的工作,必须严肃对待、一丝不苟。父亲讲起课来,时而引经据典,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妙语横生,听父亲讲过党课的党员干部,都会异口同声地称赞他讲的党课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总是给人以深刻的启发。父亲十年如一日地积极工作,不遗余力,废寝忘食,扎扎实实地备党课,生动具体形象地给学员上党课,富有成效,赢得了广大党员同志们的普遍赞誉。

       1983年初,父亲除党校工作外,还兼首任中共蒙自县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主任。在协助组织部门落实边纵、地下党工作人员及纠正冤、假、错案中,他一身正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辩明是非,使一大批对革命有过贡献的烈士、工作同志、统战人士恢复了名誉,落实了党的政策。

       19864月,父亲离休。他离休后仍然关心党的建设,关心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并发挥余热。父亲除担任红河州党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外,还坚持只要有单位来请上党课就去,如卫生局、农牧局、文澜镇党委、文澜镇起龙党总支等单位。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这些单位的领导以钱来酬谢他时,他总是说:讲党课是一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义务,怎么能收讲课费呢。这一年,父亲被中共蒙自县委授予1986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5年,父亲受命撰写民主革命时期中共蒙自党史时,已年近古稀,且体弱多病。但是为了写好党史,他克服病痛,呕心沥血,常常工作到深夜,竭尽全力地为后人搜集整理党史资料,直至生命垂危,最后完成了六万多字的《民主革命时期中共蒙自县党史资料辑要》(1927·41950·1)一书。父亲以写党史的行动,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最后的人生履历。

       父亲坚贞不屈、光明磊落、无私奉献的一生,表现了共产主义战士的优秀品质,表现了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七十余春秋尽风霜一贫如洗,五十载痴情探真理矢志不渝。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我们每个共产党员接力奋斗,继续前行,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最好纪念!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