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驿机场当“苦力士”

作者:杨成林 陈应国    来源:环球在线    时间:2025-08-25 07:34:29
报道:杨成林 陈应国 刁燕燕 徐龙云 李萍

       当年,考虑到日本飞机炸云南驿机场对跑道和其军事设施的破坏后急需突击抢修,相关部门在左所村组建了突击。美空军飞虎的飞机来到云南驿机场后,机场被日军飞机轰炸的事少有发生,突击只得做搬炸弹、卸油桶和挑土等苦活、累活、杂活,且被唤为“苦力士”。

       那时候,云南省祥云县左所村张金荣才十七八岁,为了挣钱养家糊口,便加入了突击队。们左胸上都戴着机场管理部门发给的一个红牌牌,在队长张学游的带领下,早晨到机场打工,傍晚收工回村。们每天都早早来到云南驿机场,在五机库旁等着,一个会讲中国话的美国军人来提工,大伙叫他“撒金”。“撒金”提工后没安排着的人,便找来畚箕挑土填跑道或公路上坑塘。

       有一次提工,“撒金”派张金荣为称美军司令官的云南驿机场场长打扫办公室。在翻译官的引导下,入室前脱掉草鞋,用刷子刷刷脚,进门后再用毛毯擦擦脚,接着才打扫、收拾办公室。干完活后,美军用车将送到五机库旁,张金荣次派工,算是最轻松的一次工作了。

       有一段时间,美空军运输机在云南驿机场昼夜起落运送物资,“苦力士”们被派去卸汽油。一架运输机上装有24桶汽油,们从飞机上将汽油卸下来,接着装上车,继而随车到机窝汽油卸下后,又一垛垛码起来。起初,3个人一组,把一桶桶沉甸甸的汽油从飞机上卸下来。美国兵见们卸得慢,让们两个人卸一桶汽油。干了一会,美国兵还是嫌慢,就教们掀起油桶的一端,滚动着将油卸下来。这样就成了一人卸一桶汽油。卸油的速度倒是快了,可干上一天就浑身像散了架一样难受。

       在卸油期间,张金荣曾目睹一架装着汽油的运输机因没有跑道着陆,而是从中间的草坪上着陆,结果冲跑道,飞机撞在田埂上起燃烧,烧炸了几桶油,飞机上的3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那些年,张金荣们在机场干的都是些苦活,虽为突击队,实是出苦力,人们都叫“苦力士”。在云南驿机场当“苦力士”的几年间,每天早晨在家吃点东西,带上饭团或米饭当午饭,晚上回到家再做饭充饥。工钱每月结一次,领到15块“中央银行”的关金券。

       “苦力士”的工作虽恶劣,但不时接触到些新的东西和新的工作环境,虽然苦一点,还是觉得蛮有意思的。记得初次从车上卸炸弹,当时摸不着窍门,搬动着炸弹从车厢掀向地面,一旁的美国兵见状急得叫唤,大伙听不懂,仍埋头卸炸弹。美国兵忙爬上车,纠住“苦力士”们的衣领,边搡边吼“该爹么”。大伙看了美国兵的凶样,生气地到一旁座着不动。美国兵没法,忙找来翻译向“苦力士”解释,炸弹从车厢往下卸时,应平平地着地,如果竖着落地,引爆火药的一端触地过猛很危险,一旦引爆,周围的人员、炸弹、汽车、飞机等会“一窝端”。知道后果,大伙不敢再马虎,小心翼翼地将炸弹卸下车,再搬到飞机旁,由美军机械师给炸弹装上铜炮(引信)、尾巴(平衡翼),接着由飞机翅膀(机翼)下放出的链子钩住,吊上去挂住。有的大炸弹需要七八个人搬卸,小炸弹两个人即可以抬动,飞机前边的翅膀(机翼)下每边挂一颗炸弹。

       当“苦力士”虽苦,但想到是为了抵抗敌寇而劳作,前方将士流血抗战,自己仅是出点力流些汗。想到这些,心里自然就会平静下来,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