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恰逢位于百年米轨铁路旁的屏边县白河镇每周一的赶街天。四面八方来赶街的人们发现,经过改造升级的白河铁路集市,功能和容貌有了大变化。在文化氛围的映衬下,白鹤桥车站及站场修缮一新,变得更漂亮了。摊位不再像以前沿铁路随意摆放,整个集市划行规市,井然有序,赶街的人们与铁路的融洽程度更明显、更安全了。
改造前
改造后
来自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的专家学者50余人观摩了智惠云岭·白河铁路集市升级开街的现场。这是白河镇百年米轨铁路商贸小镇建设的重要成果,累计投入700万元。其中300万元省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用于白河铁路集市升级改造。项目改造污水管网1.5公里,外墙风貌提升2189平方米,铁路文化墙绘196平方米,新建文化公园1座,绿化260平方米,改造文化展览馆66平方米,新建铁路集市文化长廊60米,安装了护栏、路灯等设施设备。
云南省滇越铁路研究会和红河州社科联参与策划并组织了该项目,并对项目进行实地踏勘。红河州社科联主席吴华昊认为,白河铁路集市提升改造项目,是“智惠云岭”支持项目,项目的实施是百年米轨铁路保护与开发的积极探索。省滇越铁路研究会整合“智惠云岭”专家的研究成果,通过“产业+旅游”,以铁路集市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将专家们的研究成果写在“大地”和“钢轨”上,使这一方的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座谈会上,与会者认为这个项目是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两山”理念的成功范例,白河铁路集市的变化明显,文化保护意识在基层得到了提升、文化氛围更加突出、文化保护工程初具规模、文化促进集市和文化吸引力正再逐步显现。项目目的是突出“百年米轨铁路”这根红线,将这种跨地域、跨专业、跨行业连接起来,完全得益于方方面面的努力和付出,今后可以从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协作、加强督促等方面进一步发挥“文化灵魂”作用,为沿线的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生生不息的烟火集散地。
云南省滇越铁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福永在会上表示,云南省滇越铁路研究会将积极配合沿线各级政府和铁路,按照省社科联的要求,进一步发挥“智惠云岭”作用、协同来自不同方面专家的智慧和力量,深入总结和推广白河经验,促进沿线乡镇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进一步提升放大白河效应,叫响百年米轨铁路第一集市品牌;倡议成立百年米轨铁文化乡镇保护联盟,促进百年米轨铁文化交流和物流畅通,加强沿线乡镇间的集市、贸易,促进文化、教育、电商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助力沿线“十五五”顺利开局。
会议开始前,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在白鹤桥站房前为
“云南省滇越铁路研究会研学基地”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