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祥云县持续加大农业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引导经营主体带农稳定增收,扶持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规模效应,打造品牌效益,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增加村民经济收入,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开放融合的新路子。
探索产业融合模式,推进林下经济持续发展。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不断探索田园综合体建设,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把核桃产业作为山区农民致富的骨干产业来抓,加快以核桃种植、加工企业为龙头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培育,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支持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推动商贸、供销、邮电、电商互联互通,加强从村到镇的物流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县核桃面积累计已达67万亩,核桃年产量达9200吨,产值2.76亿元。核桃经营加工蓬勃发展。同时,充分利用丰富多样野生菌资源,全县野生食用菌产量达3300多吨,产值逾3亿元,出口创汇逾3000万美元。
完善绿色发展机制,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采取“打造一个品牌、激活一批企业、联动一批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以绿色食品加工营销为龙头,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打造绿色食品制造基地为重点,遵循“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化集中布局,立足果蔬、蚕桑、野生食用菌、畜禽、奶牛等优势特色产业,通过加强专题培训、积极指导企业申报认证、严把程序规范等措施,抓实绿色食品认证。同时,积极支持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无公害家产品、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总量规模稳步发展,“绿色食品牌”培育实现新提升。截至目前,全县新增商标注册337件,蔬菜绿色食品认证产品5万亩。
创新龙头引领制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锚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目标,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将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向乡村逐步转移和布局,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升级,持续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经过多年发展和结构调整,截至目前,创建省级以上畜禽规模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2个、建成各类畜禽规模化养殖场948个,推进实施祥云大有食品有限公司年屠宰加工180万头生猪1200万羽肉鸡屠宰加工、祥云县万头奶牛示范牧场建设等一批畜牧产业重大建设项目,为拓宽群众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