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是军人的第二生命,装备是打赢的物质保证。当前,伴随着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探索实践,装备建设领域新矛盾不断涌现,新课题层出不穷,新探索任重道远。我们开辟《装备保障新探索》专栏,旨在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典型事例的透视解析,反映我军装备战线在转型建设中的新举措、新经验、新变化。
面对供不应求的保障任务,国防科技大学与地方企业合作建立关键技术装备生产线———
军民融合产生“化学反应”
■本报记者王握文特约通讯员王孝恭
日前,由国防科大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和一家地方企业合作生产的又一批信息化关键装备,陆续发往陆海空军部队。近年来,该院研制生产的这一关键装备已形成两大系列7种型号的批量生产能力,源源不断地装备部队,有力地促进了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
一所高校如何从装备科研进军到装备生产领域?又怎样构建了批量生产与售后服务保障体系?这事儿还得从该型装备遭遇的保障“瓶颈”说起。
多年前,该院有关专家经过潜心攻关,终于攻克了信息技术领域一项核心关键技术。该成果通过鉴定后,有关部门和专家一致建议:尽快实现科研成果向现实战斗力的转化。
此后,科研人员急部队信息化建设之所需,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地进行工程化研究,很快研制出型号产品,并被批准列装。这种技术装备由谁来承制呢?由于当时国内还没有能够生产这种高技术装备的企业,科研人员只好利用实验室现有条件,进行加工生产,以解部队燃眉之急。
这期间,课题组成员既是研制者,又当生产者和管理者,尽管忙得不可开交,但看到自己亲手研制的装备成为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栋梁之才”,大家仍是乐不可支。
转眼几年过去了。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该型装备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但该院限于人员、设备和资金不足,无法批量生产,30多人的课题组经常忙得连轴转,仍难以满足部队需求。
一边是部队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一边却因条件受限无法充分保障。部队急需的关键装备遭遇保障瓶颈,院领导和专家颇感无奈。
正当他们为此着急时,湖南一家知名企业得知情况后,提出了合作生产建议,并承诺由他们投资建一条生产线,不仅不要学院投资一分钱,还将斥资购买必要的科研实验设备,支持学院后续的创新研究。
尽管合作条件比较优厚,但大家对与地方企业合作,却顾虑不少:几十年心血研制的高端产品,就这样交给人家生产,不划算;现在产品供不应求,与地方企业合作,岂不是把到手的肥肉送给了别人;产品已列入部队装备,交由地方企业生产,会不会造成技术外流?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究竟何去何从?学院党委经过深入调研分析后达成共识: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新路子,是大势所趋。只要有利于部队信息化建设,符合国家和军队有关政策,与地方企业合作生产,何乐而不为?
该出手时就出手。他们与这家地方企业进行充分协商后,依据国家和军队有关政策规定,签署了合作协议:该院负责提供技术保障、系统开发和质量监管等,地方企业投资建设生产线,负责加工生产管理。经过认真筹备,一条现代化的生产线很快建成投产,第二年便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几年来,这家地方企业严格执行军品生产的政策法规,取得了由国防工业部门颁发的军品生产资质和保密资质,并通过了ISO9001和国军标质量体系认证。他们还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建立了一支近200人的生产、管理、销售和售后服务队伍,为部队提供全程、优质服务。至此,这项关键装备供不应求的局面得到彻底改变,有效满足了部队信息化建设的紧迫需求。
学院探索形成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装备保障新机制,产生了良好的“化学反应”,开创了“合作多赢”的新局面:学院依托社会力量形成了关键装备的批量生产能力,改善了科研实验条件;科研人员从生产加工环节中解脱出来,专心从事科学研究,进一步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地方企业开辟了新的生产领域,扩大了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部队得到了急需的装备,提升了战斗力。
杨成林 王中华 刁燕燕 张荣(雷启玉责任编辑)西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