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闻国防探寻 中国退役军人“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余生的高地

作者:杨鸿 赵敏 刘梦源 环球在线新闻    来源: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时间:2020-07-29 01:31:03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夏万举 彭建清 方之舟 特约记者刘宝昌 杨程西南报道

环球新闻国防报道  中国退役军人丨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余生的高地

       史光柱,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人,1963年出生,1981年入伍,2005年退休,原成都军区某师副政委。曾参加边境作战,在四次负伤、八处重伤、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带领全排收复两个高地,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走下战场,史光柱身残志坚,通过创作文学作品、巡回演讲,讴歌英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退役后,他积极投身国防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带领爱心人士助残扶残、帮扶英烈亲属、关爱退役战友,保持了英雄本色和军人的奉献情怀。

以史光柱为原型的油画

       老师:“我们今天非常荣幸地请到了‘国家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来我们班级做中国精神报告会,同学们欢迎。”

       史光柱:“不怕流血牺牲,不怕艰难困苦,这个战友在后来的20多分钟战斗当中消灭敌人两名,打掉敌人火力点,胸部中弹,壮烈牺牲……”

       这是史光柱在北京汇文中学为师生做报告的一个场景。退休后,他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校园和社会的国防教育中。北京汇文中学教师索金龙介绍说,学校多年来一直重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并成立了众多的英雄班,其中就包括史光柱班。

       索金龙:“在我们身边有活着的英雄,他能够到同学们的身边现身说法,就看看他在战争当中是怎么奉献的,在和平年代的时候又是怎样引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实我觉得史光柱精神仍然是一个精神高地。”

史光柱走进校园开展国防教育

       36年前,和这些学生一样,史光柱也有着走进大学校园的梦想。可是,那场战争改变了这个山里娃的平凡命运。1984年4月28日凌晨,史光柱所在团作为收复某地的主攻团,又发起了新的一轮冲锋,担任主攻营穿插连尖刀班班长的史光柱冒着炮火奋勇前进。

       在猛烈的炮火中,排长身受重伤,史光柱代理排长,接过了指挥全排战斗的任务。在拿下57号高地,向50号高地发起进攻时,一枚地雷突然炸响,身体已多处负伤的史光柱,再次被强烈的爆炸掀翻在地。

       史光柱:“我感觉左脸颊上面掉了一个东西,一晃一晃的,我以为是地上的树叶子炸烂粘在上面,所以顺势往下一摘。一摘,整个我的脑袋脑仁里面疼。我才明白,这不是树叶子,这是眼球炸烂以后,炸出来挂在眼眶上。我迅速把炸烂的眼球塞进眼里面,简易包扎,我就下达了命令,不能停,前进。”

       此时,史光柱已经无法站立,眼前也一片黑暗。但他一边向高地爬行,一边指挥战斗,直到摔进沟壑中昏死过去。战友们拼命将他抢救下来,等他再次醒来,已被转移到后方医院,虽然历经多次手术,但他始终坚持着不吭一声。然而,当听到自己唯一寄予希望的右眼也被摘除,从此面对双目失明的人生时,他的精神世界彻底坍塌了。

       史光柱:“眼睛看不到,我靠谁生存呢,还不如死。”

       在沉默与黑暗的世界里,20岁的史光柱找不到活下去的意义,他开始拒绝吃饭,拒绝说话,拒绝治疗。

       史光柱:“那一段时间太痛苦了,不是我怕眼睛看不到,不怕。关键是生活一次次提醒我,你没用。过去我也是一个堂堂正正优秀的军人,现在我连基本的倒水、泡茶都做不到了,觉得自己无用,没有意义。”

       史光柱受伤失明后,父亲突发疾病去世,母亲也受不了打击而精神分裂,而弟弟才刚6岁。面对照顾母亲和弟弟的责任,史光柱不得不振作起来,重新思考如何战胜自我,坚守生活的阵地。

       史光柱:“我必须为母亲和弟弟考虑,我不能在这个时候就结束自己的生命。为国家我可以舍生命,为自己的母亲我为什么不能活着呢?”

       这时,史光柱接到参加英模事迹巡回演讲的命令,这才知道,由于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自己荣立了一等功,并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不久,部队还正式下达提升他为排长的命令。他想,既然连死都不怕,还怕活下去吗?但是,在双眼失明的情况下,拿什么来养家和继续报效国家,成了他思考的问题。

       史光柱:“我既然要活着,我就得有作为,作为20岁的人,不能够寄予在国家照顾上面,躺在功劳本上吃饭那是不行的,你必须要学会几条腿走路,自己能够练到技能,所以我开始自学。”

史光柱自学

       一次,史光柱无意间从收音机中听到了文学讲座,让他受到了启发,他开始尝试去写作,并于1986年考入了深圳大学中文系。4年的大学生涯,史光柱凭着超人的恒心和毅力,学完了90多门课程,并以平均83.9分的优异成绩顺利毕业,成为当时为数不多获得学士学位的盲人。

       回到部队,他先后走进藏北、藏南等多个边防哨所,根据亲身体验,写下了28万字的纪实性散文作品《藏地魂天》,生动记述了驻扎在这里的官兵们的感人事迹。

        史光柱:“当我拿起笔来的时候,与战士的角色融为一体的时候,我发现我还是一个兵,我还是能够冲锋陷阵,我的思想领域、我的生活领域一样还有着阵地。我觉得通过我的学习能养家之后,还能报效祖国。

       2005年12月,部队精简整编,史光柱被上级确定提前退休。退出现役,他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帮助战友和为烈士烈属发声以及帮残助残的慈善公益事业上。

史光柱帮扶困难老兵

       伤残军人吴华,是史光柱亲手带出来的兵,在战场上失去双腿。退役后,因为当时抚恤金标准并不高,妻子又患重疾无钱治疗,撑着假肢蹬三轮车养家的吴华一时陷入了生活窘境,无奈之中,他向史光柱打来电话。

       史光柱:“他养不了全家,所以他开始自己蹬着三轮车去拉点客人,挣点钱来贴补。有一次天下大雨,他蹬着三轮车陷进了泥潭,车上有两个小年轻人不愿下车,说你既然出来拉客人,你就要有职业道德。所以他重新回到车上,由于用力过猛,左边的假肢跟骨头衔接的螺丝的部分滑丝断裂,拧下了大拇指那么大的一块肉,鲜血淋漓,假肢断了,更用不上力了。”

       史光柱和战友们通过发起网上捐助,为吴华购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透过吴华个人的遭遇,史光柱意识到,曾经为国牺牲奉献的军人,不仅应该拥有体面的生活,还应该得到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善待。于是,他带着志愿者,多次到贵阳、凯里、都匀等地走访,慰问看望伤残战友和烈士的亲属。

       史光柱:“不只是到烈士陵园去缅怀英烈,更重要的是把活下来的人照顾好,要促使这个社会形成一种风气。我们全国持续跟踪一年最少10个烈士家属,多的时候15个。就是追踪他们的情况,包括他还有没有体力,能不能劳动,他还能做点什么,需要别人帮助什么。”

退役后的史光柱致力于国防教育演讲

       2014年,史光柱注册成立了“北京助残爱心公益促进会”和“英雄先锋网”,通过就业培训、再就业培训、特困救助、老兵创业扶持等方式,为退役战友、烈士亲属和残疾人以及一些弱势群体提供帮助。云南省丘北县的三等功臣李超就是在史光柱的帮助下,通过培训,考取了执业医师资格证,家庭诊所正式挂牌开业。

       史光柱:“尽量帮扶他们去学到一门技能。主要帮扶的对象就是助残扶残,中心点就是扶持烈士家属,战伤人员和老兵。我们网络上一直进行免费的技能培训,学习的主要是修理、网络经济和管理,一批一批出去都找到工作了。”

       如今,全国已经有14万名志愿者参与到史光柱的爱心公益队伍,直接帮扶近1.8万人,其中,史光柱个人救助的就有2000多人。前不久,他再一次发起对战残老兵冯剑的救助,募集到的13万资金全部用于冯剑战伤引发的脑溢血救治。

史光柱到医院探望老兵冯剑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

       这首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歌曲《小草》,因为史光柱的演唱而风靡全国。如今,尽管身带英雄的光环,但他却始终认为自己就是一棵小草,和许许多多退役军人一样,默默为祖国添加一点翠绿。在退役人生中,史光柱在做好公益事业和继续文学创作的同时,也继续致力于国防教育演讲,传递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迄今已演讲3000多场次,影响和激励了许许多多的人。

       史光柱:“需要把流血牺牲英烈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只有我们坚守了,才会有阵地的接力,让这些未成年的人有一份更美好的天空。”

手摸烈士墙,每一个冰冷的名字,都曾是鲜活的生命

       这些年,史光柱坚持每年回云南去看望牺牲的战友,那些将生命定格在十七八岁的烈士,成为他永生的牵挂。为此,史光柱用13年的时间持续致力于协助推动烈士公祭日的设立,同时用7年时间参与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出台实施。

       史光柱:“国家利益永远高于一切。我们今天活着的人得益于没有硝烟的环境,就是这些人的流血牺牲。这些人是为我们挡枪挡子弹的,他们连生命都付出去了,我们都得尊敬这一部分人,心中要有敬畏之人和敬畏之心。”

       “军人啊军人,从军的荣称,钢风劲气熔铸一生,尽管我只是风云的缩影,但我的热血能化石成金……”

       这是史光柱创作的歌曲《我是军人》,他的深情吟唱,道出了一名老兵的心声。走下战场36年,脱下戎装15载,英雄无悔,本色不改,他始终冲锋和坚守在余生的高地。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