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代表说 | 杜富国所在部队:组建5年多,扫雷近20万枚
“这块牌子份量很重,我要带回去好好珍藏。”
环球新闻中国军人报道 10月20日,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杜富国所在部队——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政委赵永登来到北京,光荣领取“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奖牌,该扫雷大队成为本次受到表彰的25家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之一。
2015年,应地方百姓和政府请求,经中央军委批准,扫雷排爆大队由原云南省军区13、14集团军等四个单位人员抽调组建而成。
家住在雷场边的扫雷队员刘贵涛,爷爷触雷去世,姑姑、表哥被地雷炸伤。原本在边防服役的他,听说要组建扫雷大队,第一时间申请加入。
组建5年多来,这支队伍共搜排出地雷、未爆弹近20万枚,把排除雷患的80多平方公里土地交还给当地百姓。
雷区山高坡陡、草深林密、地势险峻,只能采取人工作业的方式,先爆破后用排雷器查排。雷场爆炸物种类多、密度大、埋设复杂、性能极不稳定,使扫雷过程异常危险。
在一次处置地雷时,大队中士杜富国对同组作业的战友说:“你退后,让我来!”独自上前排弹时突遇爆炸,杜富国用身体挡住弹片,保护了战友,自己却身受重伤,失去了双眼和双手。
扫雷大队所过之处,不仅还给一方百姓安全,也给他们还耕一片土地。每扫完一片雷场,将土地移交给当地百姓前,他们都会手拉手,唱着军歌走过每一寸土地。 “我们扫过的地方,老百姓用来种菜、种玉米、夏威夷果,他们跟我们很亲。”赵永登说。
从马关到屏边、麻栗坡等地,这支没有固定营房的队伍,或住在帐篷里,或租住民房,或借住在当地学校。几年间,边境183个村寨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边境地区居住的多为少数民族,他们经常跟老百姓互相串门、互借工具。在当地节日,他们会和百姓一起筹备、一起联谊。
“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扫雷,为军旗增辉。”赵永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