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滇红茶制作技艺,赓续红色血脉 我们一直在行动

作者:吴银娟 杨成林    来源: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2022-10-19 09:55:57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张廷盖 邱琬婷 特约记者 王胜 徐彦 李俊江 刘宝昌报道

“滇红茶”始于抗日战争时期,至今已经走过84个春秋,在那炮火纷飞战争年代,中国知名茶叶专家冯绍裘先生为支援国家抗战,历经千辛万苦辗转到达凤庆,在环境艰苦,时局动荡的情况下,冯老客服重重困难,创制出了滇红。滇红从诞生之日起,“红”色基因早就镌刻进了她的生命里,流淌在血液中,“滇红”是《义勇军进行曲》奋进历程中一个微弱的音符,她用甘甜的茶汤,哺育着凤庆人民,承载着各个时期国家赋予她的光荣使命。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滇红人秉承冯老的遗志,用标准做茶,特别是滇红集团,作为国家出口红茶定点生产企业,国家红茶一套样“标准实物样”制样单位,滇红茶生产技术标准的源发企业,“滇红标准”早就写入每一位滇红人的岗位里。“滇红精神”薪火相传,“滇红茶”味美品优,香飘万里,甜至四海五洲。

传承滇红茶传统制作技艺,滇红人一直在行动,特别是在茶产业环境纷繁复杂的今天,我们的“凤”牌滇红茶品质始终如一,靠的是我们的“标准统一”,靠的是我们的“滇红匠心精神”,在一代又一代滇红人的接力努力下,“凤”牌茶叶荣获 “中华老字号”称号,“凤”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云南省著名商标”,“滇红茶传统制作技艺”“滇红茶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目录”,滇红集团被指定为传承保护单位,滇红集团老厂区被列入国家级工业遗产,荣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滇红茶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载体。

作为滇红集团一名普通的人力人,我为自己是一名“滇红人”而自豪,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滇红茶产品不断的更新迭代,但是不变的是工艺,不变的是我们的初心,滇红茶人故事,书不尽,道不完,从冯老开始,从吴国英.....杨仕宏....到现在我们的“滇红茶传统制作技艺”技术团队,我们一直用兢兢业业续写着滇红的明天。

今天,我想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当代滇红集团的匠心茶人故事。他们辛勤的耕耘在滇红茶产业链的各条战线上,几十年如一日,用传承与创新捍卫着这个行业的底线和未来。

第一位  辛勤耕耘三十九,贡献余生推红茶——苏向宇

“凤向青山幽处行,玉宇招云滇红名”——这是“杰出中华茶人”给滇红集团副总裁、党委书记、总工程师、茶科院院长苏向宇同志的颁奖词。苏总现年58岁,1964年生于茶叶世家,是全国知名的茶叶专家,2019年入选云南省万人计划“云岭首席技师”,2020年入选“杰出中华茶人”,2021年入选“中国制茶大师”。

生于茶叶世家   一生钟爱茶叶

苏向宇出生于茶叶世家(父亲曾是凤庆县知名的茶叶专家苏仁勋,毕生从事茶叶事业,历任凤庆县茶叶局局长)。中学时期,他就常跟随父亲走访茶山、茶场,并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制茶,对茶叶产业及制茶技术有了一定的认知和感情。

他1983年毕业于云南曲靖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同年8月份分配到凤庆县茶叶技术学校任教师,教授化学、茶叶生物化学等课程,并跟随学生一起到茶叶初制所实习,了解制茶工艺。1987年8月至1990年9月在凤庆茶叶技术培训中心工作。主要从事茶叶技术辅导和制茶人员培训。

1988年7月他聘为茶叶助理农艺师,期间先后到云南农大茶叶技术培训班和云南大学农村干部培训班学习。对茶叶栽培技术、茶叶初制技术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

1990年10月至1996年12月,他在凤庆茶厂茶科所工作,主要从事茶树良种选育,茶园丰产培育,各名优茶研发试制等工作,1991年9月参加国家农业部举办的全国名优绿茶讲习班培训。1992年获聘为茶叶工程师,历任茶科所副所长、所长。

1995年1月他主持申报“茶树良种凤庆9号、清水3号选育”课题,获临沧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4月主持申报的“大叶茶良种扦插、繁殖、栽培技术研究”课题,获凤庆县科技进步一等奖。为凤庆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茶园建设作出重大贡献。清水3号、凤庆3号、凤庆9号等无性系良种在凤庆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面积达4万多亩。使凤庆县茶叶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参与研制的绿茶“太华茶”1995年获得云南名茶称号,同时研发“银双黄”等产品投放市场,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参与试制的“早春绿”获全国名茶称号,使云南大叶种绿茶在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获得零的突破。

1996年12月至今在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主要从事茶叶精制加工,茶叶品质控制,茶叶标准化工艺,技术研发、工艺创新等方面工作。

业内成绩卓著  制茶技艺优秀

苏向宇于1999年4月获临沧地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2001年11月获茶叶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并被聘为茶叶高级工程师。

2003年7月参加申报的《万亩茶园获国际国内有机认证》,成果获临沧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5年8月取得中级评茶员、中级茶艺师任职资格,2005年研发的凤牌特级沱茶获云南省首届普洱茶博览会茶王金奖。2006年研发的凤F7811七子饼茶获广州茶叶博览会金奖。2006 年3月成为中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同年被评为凤庆县科技先进个人。2007年起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理事、云南普洱茶协会副会长。

2008年他参与编制了云南省普洱茶标准。2008年4月研制开发滇红“经典58”高档红条茶产品获临沧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经典58”的推出引起了市场的轰动效应,在省内、外市场获得良好的评价,同时单品价格创造滇红茶最好的历史水平,企业单品年销售额突破1千万元。该技术在凤庆茶区推广后,为企业和茶农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在消费者看来,经典58的风味颠覆了传统滇红茶的传统风格,掀起了滇红茶的消费热潮。现在,经典58类产品在滇红茶区年生产加工量已突破1000吨。2018年“凤”牌经典58被云南省政府认定为“云南省十大名茶”。2009年12月,他主持申报的《茶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获临沧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11年7月,主持申报的《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应用》课题,获临沧市科学进步三等奖。

潜心研究  诚心传教

他在凤庆茶叶界乃至整个云南省,都是具有比较高的知名度的茶叶专家。所到之处,总会有人前来请教,每每如此,无论是茶农、茶商、学生、还是营销人员,他都孜孜不倦、一一解答。如果不能立即回答,他会耐心的记下联系方式,查阅专业书籍、翻阅书刊,直到把问题弄懂,并亲自致电讲解,讲完,他还会追问一句:“你给听懂,听不懂么我再说一遍。”

2016年8月,俄罗斯卡波免税集团派第一批学员到滇红集团学习茶叶专业知识,作为滇红集团的主讲教师,他是与学员接触最多的一位,也是最受欢迎的一位。据来自德国的学员亚历山大.史蒂文先生回忆,培训期间,有一堂普洱茶营销课,当苏向宇带了一提饼茶来教室,学员们都是第一次接触七字饼普洱茶,大家非常好奇,七嘴八舌的提问,翻译也不知道要先翻译哪位学员的问题,从普洱茶的笋叶包装,为什么饼茶里的内扉,再到普洱茶的成分,到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科学依据……  他一一解答,为方便翻译准确翻译这些知识,他甚至做好了专业词汇英汉互译的准备,参与翻译的小徐说:“在苏总课堂上开展翻译工作,是比较有趣的事,不仅可以学习专业知识,还把一些生涩的专业词汇搞清楚了。”“行走的茶叶百科”就是国外的同行送给他的外号。

振兴一方经济  造福一方百姓

2008年3月主持申报的凤庆县有机茶基地建设及优质滇红茶系列产品开发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支持,并任项目组组长,编制了项目技术路线,关键技术攻关措施、实施方案等,该项目于2010年12月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予以高度评价,并给予了后续项目的奖励支持,实现了凤庆茶区大面积有机茶园推进工作,产品开发取得了新的突破。

2009年9月,滇红集团实施“整体搬迁项目”,该项目列入云南省2010年“三个一百”重点建设项目,苏向宇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工艺组组长,在项目建设中,带领工艺组技术团队,通过充分论证,在总结滇红茶精制工艺传统生产线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消费者对产品的新需求和环保安监等部门的新规范,以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创新提出了滇红茶清洁化生产工艺改进和生产线工艺流程。同时申报了《滇红茶清洁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项目》,获得省科技厅的立项支持。在精制工艺中,通过旋振箱替代传统圆筛解决筛制工艺的茶灰、粉尘、光电色选和静电拣梗替代人工拣剔,微波烘烤替代传统热风干燥。天然气锅炉替代传统燃煤锅炉,自动称量包装机组替代传统人工称量包装等,使滇红精制工艺实现了清洁化、自动化和部分智能化,实现了茶叶不落地生产,减少了大量的拣剔人工作业,提高了精制效率和经济效益,该项目在2013年通过了云南省发改委验收。2014年底《滇红茶清洁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也通过了省科技厅的验收。该项目现已申报临沧市科技进步奖(已在公示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申报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国家专利授权4项。

他于2013年主持起草了《凤庆县滇红茶技术规程》系列标准,并主持制定了实物标准样,在全县红茶企业中宣贯执行,为凤庆县滇红茶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持。2016年至今,由他主持起草的19项企业标准,在生产中应用,为规范滇红茶生产和新产品研发上市作出积极贡献。

传承红茶传统 坚守滇红家园

2016年以来,他的重点工作转移到人才培养和技术传承,滇红茶、普洱茶的品质品鉴,产品推广方面,精心开发和编写了滇红茶制作技艺、滇红茶核心价值、普洱茶制作工艺品鉴、收藏等10多个课件。2016年3月,获得享受2015年度临沧市政府特殊津贴的荣誉。

他不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为茶产业初制加工、精制加工,品质鉴定,营销推广等各产业链培训人才,受训人员包括凤庆县制茶企业、经销商团队、以及俄罗斯、德国、格鲁吉亚、斯里兰卡、越南等地区和国家。尽量将自己36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年轻一代,为凤庆乃至云南茶茶业的持续发展培养人才。

苏向宇参加工作至今,39年都在茶业生产、加工、科研、教学第一线,一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为茶产业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长期的基层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逐渐掌握了技术要领,不断的学习,使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带领的团队和培养的学生,为茶农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和茶叶产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得到业内广泛认可,为滇红茶传承发扬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第二位 坚持标准,确保“凤”牌品质始终如一—“中华匠心茶人”薛林

标准就是标准,只有执行标准,才是滇红茶品质如一的重要保证——中华匠心茶人、滇红集团薛林。

薛林,男,1962年出生,现年60岁,大专学历,现任云南滇红集团副总工程师、首席拼配师。薛林同志从小就开始接触茶叶,受茶人父亲的影响,他投身滇红茶事业,师从彭明礼、赵增荣等老一辈滇红茶叶审评专家,用满腔的热血和汗水铺就了他的滇红茶之路。

1979年,薛林高中毕业后进入云南滇红集团工作,在茶叶初制生产技术岗位工作的5年时间里,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娴熟掌握了初制生产技术。1985年,调入集团质检部门,至今一直从事毛茶审评、精制成品茶审评、茶叶拼配工作。1990年因业绩表现突出,他被公司(原凤庆茶厂)委派到西南农业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茶学专业学习,为滇红茶拼配技艺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酒靠勾兑,茶靠拼配”,滇红茶之所以能几十年保持稳定的口感,形成“凤”牌滇红的核心竞争力,全得益于拼配大师的拼配技艺。工作中,薛林同志全身心投入,潜心专注,不但掌握了娴熟的专业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审评拼配经验,更在原料拼配上寻找出最为合理的方案,在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为企业实现了原料效益最大化,有效调度生产。经过几十年的锤炼,他修炼出了自己独有的“武功秘籍”,首先进行小样预拼,按外形和内质的各项因子逐项审评比较,符合加工标准样,按预拼的各筛号茶比例匀堆拼合。拼合后再认真检验审评,认定其品质确实符合预拼样,方可进行下步作业。他始终坚持严格按滇红茶工艺标准要求指导生产,严格按实物标准样进行拼配,确保滇红茶风味始终保持一致,确保“凤”牌滇红品质始终如一。

薛林先生经过几十年的锤炼,将滇红茶拼配工艺传承发扬,在工作中坚持传统的师徒传、帮、带,他带徒严格,已经出师的徒弟,遍布凤庆乃至临沧茶行业。言传不及身教,薛林同志在四十多年的从业生涯中,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专业水准、行为准则影响着下一代,默默的为滇红茶产业输送人才,确保从他身上能真正传承滇红茶传统制作技艺的精髓。他还积极参加集团专业技能培训班授课,从茶叶审评、茶叶手工精制技艺、到茶叶拼配,使滇红茶制作技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由于薛林同志工作表现突出,2018年被中华茶人联谊会授予“中华匠心茶人”荣誉称号;2020年被评选为滇红茶制作技艺凤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每一杯红浓明亮的滇红茶汤里,凝结着无数滇红茶人对茶叶的无限热爱。从茶苗到茶树,从茶园到茶杯的这一过程,无论时间或空间如何转换,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滇红茶人严谨、赤诚的心,每一轮师徒相传,责任重托,细节严谨,才确保每一口茶汤氤氲,品质始终如一……


第三位   为茶坚守,用爱筑梦——临沧市沧江名匠李琴


茶叶一直是凤庆的地方经济支柱产业,凤庆茶行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茶叶链上各条战线上的茶人们的共同努力,俗话说:“好的茶叶品质,鲜叶原料是基础,初制是关键.....”可见初制师傅工作的重要,熟悉茶行业的朋友们都知道,滇红茶初制特别的辛苦的艰辛,因为一般茶叶初制所都建在离茶园较近的山上,初制所普遍存在交通闭塞、通信困难、环境简陋等难题。女同志很少自愿选择做初制师傅,一方面制茶技艺都是师徒相传,大多数男师傅不太愿意带女徒弟,不是男尊女卑的思想,主要是制茶工作劳动强度大、日夜颠倒,多数女同志吃不消。但现任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茶叶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制茶师、经典58首席制茶师的李琴同志就是一位凤毛麟角的女制茶师,她用三十多年的坚守为妇女同胞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1991年,她从凤庆县职业高级中学茶叶生产加工专业毕业,同年分配到凤庆茶厂茶科院,成了一名茶叶初制工作者,30年如一日,茶科院的一砖一瓦,一茶一草,记录了她成长的点点滴滴,此生,茶已经深深刻进了她的生命里。

记得刚分配到茶科院的时候,李琴正值豆蔻年华,两根乌黑的大辫子,一双水灵灵的眼睛,扑闪扑闪的,那是一道多么美妙的风景。农村走出来的女孩不娇气,男生干什么她干什么,毫不逊色,也许是来自农村,她有着刚毅的品格,从来不叫苦不叫累,脏活累活抢着干。每逢茶季,傍晚六、七点的时候,她总是很准时地出现在磅秤旁,笑意盈盈地为采茶工人们倒水,认真跟着师傅们学习鲜叶评审定级,按照公司规定的定级要求,结合实际工作,一遍遍摸索。第一个茶季下来,她消瘦了好几斤,但她成长了很多,从种苗繁育到鲜叶采摘,从鲜叶摊晾到毛茶烘干,整个制茶技艺她已基本熟练。

李琴性格比较温和,待人热情,我们这些小辈都喜欢喊她琴孃。我和她最初的相识,得从2016年我回滇红集团工作时说起,那时候我从糖业跨到茶业,虽然同样是在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但是隔行如隔山。刚回到滇红的第一个月人力资源部就接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俄罗斯卡波免税集团要派学员到云南滇红集团学习滇红茶制作技艺,集团领导要求人力资源部在一周内出策划方案,因为那时候我负责培训工作,策划方案的撰稿就得由我负责,好在陈总给我提供了思路:滇红茶制作技艺传承部分由苏向宇书记主讲,茶叶初制实操由李琴师傅负责。苏书记及行政那几个姑娘我都接触过,但是李琴师傅,我从来没有接触过,有点担忧,抱着忐忑的心情我拨通了她的电话,当电话那头传来“喂,我是茶科院李琴,哪位?”声音温柔甜美又有礼貌,我悬着的心就放下了,当我把工作内容和她沟通后,她回复“好呢,放心我会安排好”,沟通非常顺利。卡波免税集团第一批学员顺利结业,此次培训班能顺利地开办,让来自德国、俄罗斯、格鲁吉亚等国家学员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掌握了滇红茶制作技艺,云南滇红集团培训工作团队成员都付出了积极的汗水,在结业典礼上,来自德国汉堡的学员代表亚历山大·史蒂文先生致辞“凤庆美,滇红茶好,老师们都非常敬业,特别是教授实际操作的李师傅,让我们这个月学到了很多,谢谢所有老师”,得到严谨的德国学员高度评价实属不易啊!

还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2017年初,云南滇红集团开展了首批内部技术职称评聘考核工作,琴孃无论是从制茶经验还是研发方面取得的成绩,各项条件都满足评聘高级制茶师,当公司在全集团范围内公开宣传时,我打电话问她“琴孃,我觉得你可以报高级了”,电话那头又传来她甜美的笑声“小吴,怕不得,我只敢试试瞧中级”,我觉得她太谦虚了,作为云南滇红集团高端茶研发团队的主创成员之一,高级制茶师是实至名归。正式评定的时候,专家委员们一致认为:经典58制茶工艺上她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目前无人能比,其它高端茶制茶技艺也名列前茅,因此决定授予她高级制茶师、经典58首席制茶师,在聘书颁发仪式上,她激动地说“感谢集团领导对初制工作的重视,我们一定努力做好茶”,没有豪言壮语,只是朴实地表达自己的心声。

曾经有客人开玩笑地说,她就像跟茶叶谈恋爱一样,对茶呵护备至。她习惯性地笑笑,思索了一会,轻轻地说“其实如果从这个方面讲,那么我觉得茶叶是我的第二个孩子,从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焙整个过程我都精心伺候,我儿子到反我管的不多”。是啊!30年来倾注匠心就只做一件事——做茶,1996年她结婚了,婚假还没有用完,她就请缨回茶科院做茶;1997年她儿子两个月,她又留给婆婆照料,自己又主动回茶科院做茶,丈夫和儿子有时候都羡慕她手中的茶,茶每时每刻都可以陪着她,但她陪伴家人的时间却少之又少。

琴孃,用三十多年的打磨,锻造出自己的匠心技术,在滇红茶初制技术领域,说到李琴,行业内的人都不禁竖起大拇指,一个女同志把茶做得那么好,真正是匠心茶人。琴孃在三十年的从业生涯中,参与研发了滇红集团的“中国红”、“纤红”、高原红”、“早春绿”、“金针”、“金曲”、“太华美人”、“经典58”等名优名品,鉴于她兢兢业业的匠心耕耘,她在茶行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9年,临沧市人才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她“沧江名匠”荣誉称号,在茶行业获此殊荣的她是第一人。

琴孃做茶,两个字“专注”,她说“茶叶像人,是活呢,是花果香还是烟火气,全在制茶师傅一念之间,只有真心喜欢做茶,才能做出好茶”。琴孃用30年的坚守,练就一身制茶技艺。以爱为根,以茶为魂,她倾尽匠心,倾注半生柔情,只为传承滇红制茶技艺,做出杯中佳茗,筑牢我们的“滇红梦”。







第四位 顺势而为,锻造技术,传承工艺——中国制茶能手吴成远

2019年国家、省、市全面启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云南滇红集团全体员工沐浴党和国家的政策恩泽。三年来,广大员工积极参加了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职业技能,而且为云南滇红集团乃至整个凤庆茶区“滇红茶传统制作技艺”传承发扬夯实了基础。其中,云南滇红集团茶叶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吴成远同志积极搭乘凤庆县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班列,通过不断的培训实践,学习融合,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21年入选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制茶能手”候选人名单,个人获得绝对成长,让集团公司的广大技术技能人才倍受鼓舞。

吴成远,男,1985年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2008年毕业于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中药专业,2009年3月进入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茶叶科学研究院工作,现任滇红集团茶科院院长助理,茶科院党支部书记,主要从事名优茶生产、茶树良种选育与推广、新产品研发等工作。

作为滇红集团茶科院院长助理兼任茶科院党支部书记,吴成远同志始终坚持不懈的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牢固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时时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以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在工作中能率先垂范,注意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真正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认真履行党建职责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协助院长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强本领、钻科研、创先锋”,始终做到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清醒、工作上有作为。

专注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即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吴成远同志刚参加工作时,既没有系统学习过滇红茶制作的理论知识,又缺乏实践经验,作为云南滇红集团关键技术人才重点培养苗子,吴成远同志积极向云南滇红集团苏向宇(苏向宇:云南滇红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总工程师,曾荣获中国制茶大师、杰出中华茶人、云岭首席技师等,并于2020年5月挂牌成立苏向宇技能大师工作室)、薛林(集团首席拼配师,中华匠心茶人荣誉获得者)、李琴(经典58首席制茶师,沧江名匠荣誉获得者)等老一辈技术专家学习,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茶叶加工,茶树栽培等专业知识,仔细揣摩滇红茶初制把五关。经过多年的打磨,吴成远同志已掌握了精湛的“滇红茶传统制作技艺”制茶技艺。2010年,他参与研发设计的滇红茶智能发酵系统获得了国家专利。2011年至2015年,他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的项目“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2014年参与完成《浅述凤庆群体种茶园机采技术应用》和《凤庆群体种茶园机采茶叶分级加工试验研究》,并发表在云南普洱茶刊上。自2015年起,吴成远同志开始参与生产经典58、纤红、中国红等名优茶,此后参与完成了凤九号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工作。2018年为适应年轻消费者倡导的快销红茶产品,参与开展研发原叶茶系列新产品并于2019年投放市场,通过试制总结并形成了整套原叶茶加工技术体系文件,为公司提供生产技术支持。2020年开始应用凤庆大叶种试制白茶,通过多次试制总结,参与编制了白茶生产企业标准,为凤庆县生产白茶积累技术经验。2020年开展冬季滇红茶加工技术研究,并撰写《冬季滇红茶加工工艺的探究》刊登发表于《商品与质量》。

作为集团新生代专技人才代表,吴成远同志渴求的不仅仅是技艺技术方面,他需要的是全面而系统的学习茶叶专业知识,只有掌握茶叶市场现状,他才能研发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只有了解行业领域先进的生产技术,他才能摸索集团技术革新的新路子;只有学习茶叶生产经营管理,他才能学会用经营的视角去看待科研,研发出既迎合消费者,又能为集团带来收益的产品……

就在吴成远苦于提升自身能力无门的时候,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给了他很好的学习契机,2020年6月,吴成远参加了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开展的“农业经理人(茶叶)”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班,通过为期15天的培训学习,不仅让他增加了知识,拓宽了视野,特别是对云茶产业发展历程及政策、前景和路径,茶旅融合与企业文化构建、农产品市场营销、茶企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内容有了新的认识。2020年云南滇红集团启动凤庆大叶种白茶试制,吴成远同志将培训学习到的新知识、新经验,加入到新产品研发中,并多次向研发专案组提交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为公司生产白茶累积了宝贵的技术参数,鉴于吴成远同志优异的工作表现,专案组将他列入白茶生产企业标准编撰组成员,他又参与编制了白茶生产企业标准,为集团白茶研发试制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2020年7月,临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云南滇红集团成立企业职工培训中心,同年8月集团企业职工培训中心挂牌成立,集团选拔了一批具备茶叶扎实的茶叶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娴熟的制茶技能专家及制茶能手担任授课教师。同年8月,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鸣锣开赛,临沧市农业局选派吴成远代表临沧市参加全国茶叶加工工(精制)职业技能竞赛云南区选拔赛,得益于集团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师资队伍技术力量,从初制到精制到毛茶审评再到拼配,集团各个领域内顶尖的师傅都对他倾囊相授,在短短一个月的备战时间里,他取得全国茶叶加工工(精制)职业技能竞赛云南省选拔赛荣获三等奖优异成绩,并顺利进入全国茶叶加工工(精制)职业技能大赛决赛,荣获优秀奖。2021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中国制茶能手”,鉴于吴成远同志工作表现,结合他在制茶领域内取得的成绩,集团推荐他参加遴选,并有幸入选“中国制茶能手”。

2021年11月,鉴于吴成远在制茶行业取得的成绩,临沧市科学技术局授予他“临沧市科技创新人才”荣誉。

在滇红茶制作的岗位上,吴成远辛勤耕耘了十三个春秋,他扎扎实实的对滇红茶制作技艺作深入的学习、研究,在集团内部专家的引领下,吴成远逐步成长为滇红生产工艺新生代技术人才代表,他说他每一步的成长都离不开师父们的传帮带,更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特别是国家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更是让他站上了“C”位,让他看到制茶技术咖的未来和希望,他一定尽全力为振兴“滇红茶”事业努力、奋斗、拼搏,继续弘扬滇红人敬业、奉献、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不骄不躁,奋勇前行。


第五位  勤学苦练,当好凤牌滇红制茶人——凤庆县首届滇红茶职业技能竞赛金奖获得者李春贵

2014年国家首次提出“应用型人才”的概念,2019年,国家、省、市全面启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3年来,云南滇红集团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在临沧市、凤庆县两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集团积极筹建企业职工培训中心,扎实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集团茶叶科学研究院李春贵同志积极搭乘国家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的春风,主动投身到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学习中。他不仅全面系统的学习了滇红茶制作技艺,还锻造了自己的制茶技术,而且职业技能得以质的提升,工作岗位更是从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晋升为集团茶科院名优茶生产车间主任。

李春贵,中共党员,男,1988年出生,中专学历,2010年7月毕业凤庆县职业教育中心茶叶专业,2016年7月进入云南滇红集团茶叶科学研究院名优茶生产车间技术员岗位工作,2020年晋升为集团茶叶科学研究院名优茶生产车间主任。

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李春贵以恒心守初心、以行动践使命,扎扎实实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在凤庆县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的沐浴下,苦学专业知识,勤练技艺技能,坚持匠心制作滇红茶,用短短的5年时间,从一个制茶技术的门外汉,成长为凤庆县区域内一流的制茶技术能手。

因为生在滇红茶乡,在进公司之前,李春贵对滇红茶制作有一些粗浅的认识,他上学的专业就是制茶,他也学习了三年多的制茶知识,而且家里面也作一些简单的初制生产加工,但对比传承发展了八十多年的滇红集团,对于云集了滇红集团科研、高端名优茶生产试制部门,他的茶叶知识技能就显得更加的浅薄。在他加入滇红集团后,在师傅李琴(集团茶科院副院长、临沧市沧江名匠获得者)的传帮带下,他孜孜不倦的学习着,从收鲜定级、萎调摊凉程度、揉捻速度,加压时间控制,再到发酵,干燥过程控制,每一个环节他都认真记录,每一个环节他都严谨以待,决不掉以轻心,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精益求精,就像他经常说的“做茶容易,做好茶不容易”。

2020年,党和国家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对企业员工作了全覆盖,云南滇红集团更有幸成立了自己的企业职工培训中心,集团企业职工培训中心成立以后,作为集团制茶技术骨干培养苗子,李春贵自然被集团人力资源部门列为重点培养对象。2020年8月12日,集团第一期评茶员培训班开班了,李春贵放下手中的工作,全力以赴投入了茶叶审评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在他看来,能有机会专注学习审评知识,对以后的茶叶初制研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得益于国家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资金支持,集团还外请了临沧技师学院的茶叶专家讲授审评专业知识,在培训班上,李春贵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他都认真记录,老师每一次提问他都积极回答。课后他又回到茶科院进行实践,每一堂课他都带着新问题向老师请教。

通过日积月累,他的学习笔记已经堆了一箩茶那么高了,通过培训学习,他不仅考取五级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他还能从开汤审评中分辨出茶叶的鲜叶等级、初制过程控制等等。

五年的时间悄然而过,通过五年的磨砺,李春贵已经掌握了集团多数高端名优茶制作技艺,已经成长为集团关键技术核心团队成员之一,列入了苏向宇技能大师工作室嫡系弟子,成为集团关键技术人才重点培养对象。

2021年9月8日,凤庆滇红茶 2021 年制茶技能竞赛鸣锣开赛,李春贵代表滇红集团参加比赛,由他独立完成选送的传统工夫红茶获金奖、理条红毛茶获银奖和优秀奖。全赛事共授予2枚金奖,他收获1枚,全赛事共颁发13个奖项,他囊括了3项。面对他制作的参赛产品,不仅在场的专家评委,还有各茶企选派的参赛选手,无一不竖起大拇指,“滇红集团的技术确实是一流的,李春贵获奖真正是实至名归”,荣誉面前,他表现得非常的淡定,他说“能够取得如此这样的成绩,得益于集团八十多年的技艺传承,得益于师傅们手把手的传帮带,更得益于凤庆县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让技能人才真正找到了学习的平台,展示的舞台”。

李春贵用扎实的滇红茶制作技艺征服了评委,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敲开了自己通往专技成才的大门,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普通党员的云岭先锋精神。国家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展现技能人才的风采,为技能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宽广舞台,引导推动更多青年热爱钻研技能、追求提高技能,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李春贵说“我会继续努力,本本分分做好茶,认真磨练技术,做一个匠心制茶人”。

   “滇红茶”人故事枚不胜举,我讲述的只是其中的一些代表,滇红茶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滇红集团一直在行动。2019年,在公司运营非常困难的情况下,集团副总裁吴丹远同志积极推动构建具有行业新标杆意义的“企业职工培训中心”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心”,2020年8月,临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式批准滇红集团成立企业职工培训中心,2021年2月云南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正式批准滇红集团成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心,随着两个中心的成立,滇红集团构建起了树文化,育专家、强技能、精业务的独具滇红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集团员工培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滇红茶传统制作技艺”传承发扬又找到了新的载体。

滇红茶产业是凤庆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滇红茶是凤庆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是凤庆人民“富起来”的有力保证,传承滇红茶传统制作技艺,赓续红色血脉,是担在每一位滇红儿女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最伟大的使命,期待所有滇红人一起行动,让我们再次为滇红茶插上腾飞的翅膀,让滇红茶香飘世界。未来滇红,大有可为,期待你我共同行动。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