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故乡和军旅生涯 深圳老兵相聚庆八一

作者:杨成林 陈应国    来源:云南省大理记者站 环球在线    时间:2024-08-03 16:24:29
报道:杨成林 陈应国 刁燕燕 张廷盖 王胜 杨丽萍 徐龙云 刘宝昌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7周年之际,安置在深圳特区的祥云籍退役军人相约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举行庆祝“八一”建军节大会,相关领导和有“深圳拓荒牛”之称的早期基建工程兵退役军人及家属欢聚一堂,缅怀从戎岁月,共叙战友情怀

现居深圳特区的祥云籍退役军人回到家乡,追忆着年轻时候的景象,看着如今的家乡变化,感慨万千。从入伍离开家乡以来,斗转星移,家乡的建设在飞速发展,一切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是的有“深圳拓荒牛”之称的早期基建工程兵的虎威没变军旅生涯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的一段光辉经历,也是我们一生奋斗中的一份宝贵财富,愿我们的战友在今后的日子里生活得更美好,继续延续对人民军队的情结。”今年65岁的退休干部、退役军人杨文伟在会上说,过去的年华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年华,在这漫长而又有短暂的几十年中,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无数的坎坷,这中间有成功、有幸福、有喜悦、更有着各种挫折。然而我们的战友却没有一个人对自己的当兵经历有过后悔,却处处以军人特有的斗志去迎接人生中的各种挑战,没有人在困难面前低下过头。今天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无愧于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无愧于我们光荣的基建工程兵,我们永远是当兵的人。

成立于1966年的基建工程兵部队是一支特殊的部队,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给这支部队确定的建军方针是"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基建工程兵在钢铁、煤炭、水文地质等许多战线奋战,创造了出色的业绩。1983年,基建工程兵2万人集体转业到深圳经济特区。在30年里,这支队伍为深圳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他们成功建起了我国第一幢高楼电子大厦、罗湖第一幢高层建筑国商大厦、深圳第一家大型商场友谊商场、深圳第一家高档酒店泮溪酒家、深圳市政府大楼、红岭大厦、深圳直升机场等一大批建筑,被深圳市委市政府及深圳市民誉为特区建设的"拓荒牛"。

2万名基建工程兵进入深圳时,这里偏僻荒凉,百废待兴。官兵们艰苦安家,艰苦创业,艰苦奋斗,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开拓出了新局面,也因此培育了这座城市“拓荒牛”的精神,成为深圳“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精神的重要内涵。在集体转业到深圳经济特区的基建工程兵中,有不少祥云籍的退役军人,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他们艰苦创业、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提供了源泉,他们的事迹本身也是深圳精神的体现。

部队的锻炼和在特区拓荒的锻造,使退役军人杨文伟百炼成钢,锤炼出高尚品格和奉献精神。前些年,他曾向村里捐款10万余元,用于村庄路面硬化,回到家乡后就会向村里老年人每人捐赠1件牛奶和50元或100元现金,用实际行动感恩党和政府、部队的培养,用担当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离队不离党,换装不换心。

前不久,杨文伟在祥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和爱心人士的陪同下,专程到祥云县云南驿、下庄、刘厂等乡镇,向烈士家人、家庭困难退役军人进行爱心捐赠,用爱心彰显真情,用善举诠释担当。杨文伟从军时思念家乡父母和亲友,工作后思念军营和战友,在“八一”节前夕更是思念为祖国献身的革命烈士和为国防建设做出贡献的退役军人,便怀着深厚的感情,回到生养他的故乡,向烈士家人、家庭困难退役军人进行爱心捐赠,走进烈士和家庭困难的退役军人家中,分别向其家人和本人每户捐款1000元人民币。

       会上,祥云县专业演职人员表演了文艺节目,当年到祥云县接兵的部队首长、退休干部、退役军人作了发言,相关负责人作了发言。大家共话发展,共同回忆了部队和特区的工作和生活学习历程。当年集体转业到深圳经济特区的祥云籍退役军人,在开展关爱退役军人工作中,加强党的建设,创新协会工作思路。广泛宣传动员,面向全社会的退役军人宣传协会章程,传递正能量,努力把协会工作做到让党委政府放心,让社会认可,对退役军人有吸引力、凝聚力,组建成立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而对急、难、险、重事件发生,镇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需要退役军人出战时,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遇到威胁时,就有一支过硬的彰显军人本色的应急队伍,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真正体现退役军人服务队的军人本色,体现出与其他志愿队不一样的精神风采。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