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是一种多声部、表现力较强的集体歌唱方式,小学合唱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协调性等音乐意识和团队合作有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合唱教学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们的歌唱水平,而且能让学生们在音乐课中得到美的熏陶。学生们通过参加合唱排练,不仅能亲身体验合唱艺术的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还能增强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所以,本文就小学班级开展合唱音乐教学的意义进行阐述,分析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现状,提出优化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策略。
一、“班级合唱”的意义
“合唱”一直都是主要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指2人或者2个以上人组建的音乐演唱团队,能够演唱多声部音乐作品,属于多声部艺术类型,在合唱过程中不同音部的演唱者都必须保持声音高度统一、协调,因此合唱能够带给人非常震撼的感觉。“班级合唱”则是以班级为合唱团队的合唱模式,在老师指导下能够融合全班学生声音,使整个班级学生的声音综合成和谐、统一、美妙的“和声”,已经成为各教育阶段音乐教学主要模式。
“班级合唱”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声音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多数小学生的声音都还没有进行系统化训练,很多学生的声音都属于原生态、自然发声状态,这意味着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及合唱需要对不同学生的声音进行塑造,故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特点。2、合唱的音色较为统一:每个班级人数都在50人左右,并且是为变声的童声音色,所以自身就能够形成音色较为统一的合唱团。3、力度变化大:因为班级人数本身就多,所以合唱规模也比较大,相应的力度表现也更加强烈。4、团队表现力极强:不同音部的表演方式、表现技能等都不一样,决定了不同音部的表现力不同,但不同音部共同表现同一种音乐作品,不仅会提高音乐的震撼力及感染力,还能够提高整个合唱团的表现力。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班级合唱”教学的重要性
1、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班级合唱需要整个班级的学生合作才能演绎出高水平的音乐作品。整个过程不仅需要老师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正确的合唱指导,还需要引导学生团结互助,在相互监督、相互评价中进步,以提高班级合唱效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所以“班级合唱”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2、能够建设良好班风
用于班级合唱的音乐作品多数都蕴含了优秀的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及团结精神等,所以在开展班级合唱教学时,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及世界观,使学生的文化素养、爱国主义精神及民族精神得到提升,同时还建设起团结协作、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等良好班风,提高整个班级的凝聚力、竞争力及集体合作意识。
3、能够提高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及艺术素养
合唱本身就是一种音乐表现形式,不仅具有宽广的音域,还具有丰富的音色,在合唱过程中需要不同声部配合才能将音乐的艺术价值及魅力展现出来,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们相互配合及合作的能力,更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及艺术素养。
三、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现状及问题
1、学生合唱的音乐素养比较薄弱
调查发现,一年级小学生进入校园,音乐课上的常规都无法保证,歌曲学习能力薄弱,更不用说了解学习音乐合唱,所以这个年段学生的音乐素养比较薄弱,很难使用班级合唱教学模式,只能从教科书中的作品慢慢改编,让低年段学生初步接触合唱中的合作性节奏。中、高年段的学生,对音乐知识有了一部分掌握,但是班级里音准条件两级分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班级合唱有效性。
2、合唱教学内容枯燥且方法老旧
很多老师都是直接从教材上选择班级合唱乐曲,虽然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乐曲,能够节省很多合唱排练时间及精力,但合唱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很容易打击学生积极性。还有的老师则忽略了学生实际,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不符,很难激发学生音乐合唱兴趣及积极性。少数老师还继续使用填鸭式、灌输式等传统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理论知识,但却不利于学生音乐实践能力、集体合作意识等培养。
3、忽略发声技巧与方法训练
部分老师并没有意识到发声技巧及方法训练的重要性,在实际的班级合唱教学中忽视或者轻视学生发声技巧及方法教学,导致学生发声不正确、嗓音得不到保护等不良现象发生,例如直接使用“白声”进行演唱会伤害嗓音。
4、音乐教师不够重视合唱教学
“音乐合唱”虽然是主要的音乐表现形式,但实际音乐教学中很多老师并不重视音乐合唱教学,以至于班级合唱教学模式很难被高效应用于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很多班级都没有创办合唱团。有部分老师虽然意识到班级合唱的重要性,但因为自身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实际教学中很难开展班级合唱活动,久而久之就逐渐降低对合唱教学的重视度。
四、小学“班级合唱”教学措施及方法
1、准确把握班级合唱教学重点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合唱能力,具体措施如下:首先,老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并总结出教材中的合唱教学重点,然后结合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合唱教学内容;其次,无论合唱内容是什么,都需要对学生的进出气节奏、音乐节奏等进行正确指导,保证合唱有效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合唱专业水平;最后,每进行合唱排练之前都需要进行深呼吸训练,帮助学生平衡腹腔内的气压,让学生换气节奏更加平缓。
例如,在教学关于“用3、5、6三音进行编创旋律”的音乐合唱技能时,老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打谱软件将音区、节奏、旋律转换为可听的音频,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音区、节奏、音符等重难点音乐合唱知识技能。
此外,还需要淡化音乐教学课内与课外的界限,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很快了解到音乐合唱的重难点,不会因为界限问题而忽略其他方向的重难点。
2、加强音乐欣赏教学
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班级合唱”兴趣,这要求老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欣赏的音乐合唱曲目,保证班级合唱能够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兴趣。与此同时,还需要鼓励学生在鉴赏音乐过程中自主创新音乐,既开阔学生视野,又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合唱的乐趣,从而喜欢上音乐合唱。
例如,在教学«我和我的祖国»之前需要引导学生对«我和我的祖国»进行音乐欣赏,如播放相关视频,通过视觉和听觉让学生感受到«我和我的祖国»所传递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民族精神,然后在该基础上组织学生以«我和我的祖国»为合唱曲目开展班级合唱活动。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曲目,激发学生“班级合唱”热情,例如有的学生选择具有流行性的曲目———«虫儿飞»«一千零一个愿望»«萱草花»等。
3、加强学生的声部协调训练
同样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具体措施如下:首先,确定声部,高声部、低声部、中一声部、中二声部,四大声部,然后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声部协调训练方案。其次,根据音色不和谐、音量不均衡均等问题不断调整声部协调训练方案,并选择领唱的学生。最后,要合理处理声音不协调、有学生突出自己声音“冒泡”的现象。对策,老师需要单独找出发出不协调声音的学生,单独训练,只有大家相互配合才能提高班级合唱效果。例如,对«踏雪寻梅»进行班级合唱教学时,老师可以根据歌曲中的“四次响叮当”划分声部,然后结合该歌曲的断音变现特点,对不同音部的学生进行断音训练,最后在该基础上进行连音不同唱法训练,并指导学生进行不同声部部的合唱排练,在排练中逐渐协调声部。
4、循序渐进的和声感觉练习
“卡农”形式训练声部的独立性。“卡农”实际上就是轮唱,属于合唱的特殊形式及多声部演唱形式。例如:运用简单的儿童歌曲《两支老虎》《闪烁的小星》分为一先一后两个声部,间隔两小节演唱同一旋律,将两个声部纵向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合唱效果,还能够增强合唱节奏感,“卡农”形式中的乐句此起彼伏更增加了演唱的趣味性,并对学生的多声部演唱能力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班级合唱”已然成为一种音乐教学模式,在各年段的音乐教学中都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大幅度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及效率,越来越多的音乐老师都将“班级合唱”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音乐课堂,以此来丰富化、趣味化音乐教学内容,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并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及团队合作意识,更对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道德素养、艺术审美能力及综合素质等培养起到积极作用。所以作为小学音乐老师,不仅要重视“班级合唱”教学模式,还需要结合当下存在的合唱教学问题,不断完善班级合唱教学措施及方法,以进一步提高班级合唱教学有效性,最终打造高效音乐课堂,促进小学音乐教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