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条穿越横断山脉超级工程——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取得重要进展

作者:谢一可 杨成林    来源:中国铁路昆明集团    时间:2021-07-31 04:58:03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张廷盖 邱琬婷 彭建清 特约记者 李俊江 杨程 刘宝昌报道

         环球在线铁路焦点报道   730日,世界首条穿越横断山脉的超级工程——大(理)瑞(丽)铁路高黎贡山隧道施工取得新突破,隧道斜井平导与隧道进口端贯通,解决了斜井反坡排水、大涌水施工难题,为早日打通一带一路泛亚铁路西线中缅国际大通道中国境内最后一段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高黎贡山隧道全长34.538千米,穿越19条活动断裂带,地质情况复杂全国罕见,几乎囊括了隧道施工所有不良地质和重大风险,施工难度首屈一指,被誉为世界上最难修的隧道之一,目前牢牢占据了隧道施工史上9项第一。其中长达3870米的高黎贡山隧道斜井为我国铁路最长斜井。对此,云桂铁路云南公司和施工单位中铁隧道始终坚持以动态设计和现场管控为抓手,合力攻坚,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由于高黎贡山活跃的地质构造、复杂的地质特征、极高的地应力和极丰富的地下水,建设者们在施工中不得不时刻面临着大涌水、高地温、大变形、易坍塌等一系列重大风险和重重考验。斜井每天涌水量达3.3万方,可填满17.5个标准游泳池。受高地温影响,涌水水温平均达38℃以上,隧道上方作业区更是达到42℃,早已超过我国38℃橙色高温预警临界值,洞内平均湿度达99%以上。建设者们要在这样的高温湿热环境中连续作业,犹如长期在桑拿房内蒸桑拿,闷热、潮湿的施工环境让建设者们身上长满了湿疹。

       为改善高温、涌水的现场作业环境,云桂铁路云南公司和中铁隧道局多次联合设计、监理等单位,邀请业内专家现场会诊把脉,不断优化巷道式通风方案,加大通风量。对局部高温涌水段注浆封堵,设置了“局扇射流风机+冰块降温专用台架,采购大功率风机和机械制冷设备,有效解决掌子面降温问题。投入150万元自建日产60吨制冰厂,以满足现场每天近60吨冰块降温需求。同时为了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及时组织隧道作业人员到医院作了全面体检,并邀请国内皮肤病专家为作业人员进行线上会诊,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涌水、隧道气体等作了详细检测。在加大冰块、配置制冷设备降温5-6℃的基础上,把每班4小时作业调整为2-3小时,加快作业人员轮换作业,避免长时间高温作业。现场还为作业人员配置了工地医务室、皮肤病药品、高温应急药品,盐水、凉茶等解暑饮品,积极改善工人作业环境。

       受顺层、偏压、极高地应力影响,斜井初期支护变形严重,喷射混凝土开裂掉块,局部拱架扭曲呈“Z”“S”型,将已经成型的隧道挤压变小,壁岩侵入隧道1米多,导致隧道作业空间狭窄变形。针对大变形地段,建设者优化施工方案、调整支护参数、改进工艺工法、缩短封闭时间,采取双层甚至三层四层拱架、实施初支补强及施作二衬、增加监控量测频率等措施,形成了一套大变形控制技术措施,防止了围岩进一步变形。据统计,仅因高地应力引起的变形、局部坍塌等,已导致工程进行了11次停工处理。

高黎贡山隧道斜井与隧道进口高差达429米,此次平导小里程与进口端的贯通,解决了6年来一直困扰建设者的超长斜井反坡排水施工难题,避免出现大涌水可能导致的淹井风险,为加快高黎贡山隧道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大瑞铁路建成通车后,昆明至瑞丽700多公里的行程时间将由公路运输的9小时缩减为铁路运输的5小时,对加快西南地区发展,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互通互联,助力一带一路建设,重塑南方丝绸古路具有重大意义。(程湘波  杨虎  蔚鹏 陈瑞)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