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12时30分,随着最后一片T梁精准吊装就位,地处云南昆明市宜良县境内的南(宁)昆(明)铁路746公里115米处皂角新村一号隧道口边仰坡整治工程主体工程完工。同时,连接云南与贵州的盘西铁路85公里崩塌落石整治工程也全面启动桩基施工,标志着云南铁路今年37项防洪安全专项整治工程正有序推进,为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和铁路畅通构筑了坚实防线。
云南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带附近,地质条件复杂脆弱,一旦遭遇高强度降雨、长时间连续降雨或强烈地震等极端天气和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崩塌等自然灾害便可能频发,对铁路运输安全构成威胁。为切实保障铁路安全运营,国铁昆明局坚持以人为本,主动防范、主动避险,对铁路典型灾害进行全过程风险评估,并开展防洪安全专项整治工程。工程以增设铁路明洞棚洞为主,辅以拦石桩板墙、锚杆(索)框架梁、主被动防护网等综合措施,彻底整治安全风险隐患,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此次主体工程完工的皂角新村一号隧道,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重要客货运输通道的南昆铁路上。隧道口受地质条件影响,面临山体滑坡、落石等安全风险,新建棚洞工程的实施,有效解决了自然灾害对行车安全的影响。盘西铁路85公里崩塌落石整治工程需新建明洞、喷锚边坡、增设被动网等综合防护措施,以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升铁路防洪安全能力。
承担整治工程的云南宇恒铁路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利伟介绍,他们共承接了南昆铁路、威(舍)红(果)等铁路重点应急防洪工程共9项,线路长度达2482米,其中新建明洞903米,棚洞1579米。在保证铁路正常运营的同时,面对施工场地狭小、材料运输困难等重重挑战,施工人员迎难而上,确保了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
为高效推进铁路防洪安全专项整治工程,国铁昆明局还成立了工作专班,统筹资源力量,对37项防洪安全专项工程进行全面整治。工程于今年4月初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施工图设计、施工方案等前期工作,并根据工程安全管理要求,完成了光电缆和接触网迁改、人工挖孔桩、高大脚手架等危大工程专项方案审查和超危大工程专家论证。同时,研判了路基变形、模架垮塌、横梁吊装和顶推、触电等13项风险源、30项风险点,并制定了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确保工程安全有序进行。
在施工安全监控方面,国铁昆明局全面引入施工自动化监测系统,完善了施工监测管理规定。他们明确了监测数据、报警信息的传递方式,细化了红色、橙色、黄色三级监测预警处置流程,并在每个施工点安装了自动监测电脑终端和声光报警装置。一旦施工点监测触发报警,施工现场可立即接收到声光报警信息,有效确保了监测预警信息处置及时得当,为工程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37项防洪安全专项整治工程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桩基开挖、浇筑等施工作业,部分项目已在实施明棚洞上部结构,进入收尾阶段。其中,南昆铁路746公里115米处隧道口边仰坡整治工程率先完成了棚洞主体施工。据统计,37项工程明棚洞施工已开挖桩基458根,累计2231米;浇筑桩基402根,累计4301米,总体施工进度近四成。
下一步,铁路部门将继续强化施工组织、加强风险研判,抓好各项工作推进落实,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进一步筑牢铁路安全防线,为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和铁路运输安全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