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越铁路研究报告(2024)(六)

作者:王福永 杨成林 陈应国    来源:云南省滇越铁路研究会 环球在线    时间:2025-03-06 12:33:28
报道:杨成林 刁燕燕 张廷盖 王胜 徐龍雲 杨丽萍 刘宝昌

       时代价值      坚持的理由 滇越铁路“包容、发展、自由”的独特文化价值——以平等之心尊重彼此,以包容之心相互成就。 包容:滇越铁路既受法国文化、工业文化等西方文化的影响,也根植于沿线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1921 年后中共红色文化如“燎原”之势席卷铁路。新中国成立以后,滇越铁路不同的文化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下都能够兼收并蓄和 求同存异。   发展:滇越铁路从越南进入云南,客观上为云南带来了先进的工业、管理和思想,促使偏远的山川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从各个方面引领了云南的全方位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滇越铁路成为服务边疆、造福边疆的经济大动脉。 自由: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滇越铁路自由的具体表现和实现方式有所不同,一百多年来滇越铁路始终围绕着自主、独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矢志不移地追求。

文化传承人      有一种精神叫“滇越铁路” 
        钟照阳 2009 年 10 月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之际,钟照阳获得“共和国铁路楷模”称号。钟照阳是昆明机务段开远车间柴油机组工长,1980 年参加工作。经他手修理的机车柴油机达 2 万多台次,他还编制了柴油机故障检查程序及排除方法、米轨 柴油机大修工艺等重要工艺程序。平时工作中,他把专业知识理论融入柴油机检修工作,勤于学习柴油机检修新知识和技能,善于收集国内外有关柴油机故障处理先进经验,组织职工学习探讨并做好总结和推广应用。多次在下班途中根据机车运转异常声响排除危及行车安全的故障隐患。任工长 24 年间,在的他指导下,柴油机组有 7 名职工先后获得技师资质,有 6 人走上干部岗位。钟照 阳获得过铁路局“学科学用科学先进个人”称号;1991 年获铁道部火车头奖章;1992 年被评为铁道部劳动模范;他带领的班组于 1994 年荣获铁道部火车头奖杯,1998 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9 年 5 月,钟照阳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同年 10 月被评为“共和国铁路楷模”;2010 年,钟照阳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张长利 一直在铁路上工作的张长利从用画笔描绘滇越铁路,到用相机记录滇越铁路,滇越铁路已不仅仅是一张张影像,而是刻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的记忆。数十年间,张长利用脚无数次丈量这条 465 公里的铁路,记下了它的容颜,记下了它的变迁。对于滇越铁路,张长利从来不会吝惜手中的胶片,无论是历史的遗迹,还是当代的图景,他都不会放过。有时路断了,车过不来,他会翻山越岭去拍抢险的照片;有时大塌方、火车悬在半空中,他会冒着生命危险去记 录……数十多年来,张长利自己也说不清拍了多少张照片。他从历史、人文、 风光、环境、纪实等不同角度记录了一条铁路、一段历史、一份感情。张长利那些珍贵的照片留存于世,更留存于热爱滇越铁路的人们心中。退休后,醉心于绘画艺术,又通过另一种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示滇越铁路、云南等各地风光。 
        和中孚 年近 90 岁的北站退休职工和中孚对米轨铁路情有独钟,每年他都会抽出时间到铁路博物馆来看一看、摸一摸他的“老朋友”,将一年的思念向它们倾诉。平常在老伴的陪同下,到档案馆、图书馆或者一些现场,查阅资料,实地考察, 用他睿智的眼光在历史的尘埃中不断拂去灰尘,细心地研究历史中的每一个细节,还历史一个个本来的面目。二十多年来,已经出版《个碧石铁路》《中国 与东南亚的链接——滇越铁路》专著和数十万字的滇越铁路和云南地方史研究 成果。 
       孙官生 云南日报社原总编辑,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009 年 4 月在红河州发起并成立省滇越铁路研究会 , 主持云南省滇越铁路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的日常工作,任常务副会长。在任期间多次主持滇越铁路专家论坛,出版了《滇越铁路 个碧石铁路》《百年滇越铁路论坛文集》等多部著作。卸任后一直关心、支持滇越铁路研究会的工作,并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 议。 
        彭  兵 红河学院原校长,省滇越铁路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2016 年在省滇越铁路换届后成为第二任会长。在任期内推进滇越铁路研究会的转型发展,提出研究会“专业化、年轻化、实用化”的发展目标,在任期间一批年轻有为、成果颇丰的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专家脱颖而出,为省滇越铁路研究会的发展储备了积极的力量。同时,亲身前往滇越铁路和个碧临屏铁路的小站、区段调研,兴起了调研热潮。卸任后仍以不同方式关心滇越铁路研究会的发展,甚至不辞辛劳仍然亲自调研,为滇越铁路文化的传承把脉、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何华明 何华明,任职于云南省滇越铁路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热情热心滇越铁路研究会的服务工作。2017 年被评为全国社科联社会组织优秀个人;2019 年云南省滇越铁路研究会荣获全国社科联先进社会组织,何华明受省社科联委托代表云南 10 家先进单位和个人出席在江苏南京召开的全国社科联 第 20 次学会工作会议并上台领奖。2022 年在换届大会上何华明被推举为云南省滇越铁路研究会第三届顾问,继续为滇越铁路研究、发掘、乃至申遗工作, 和研究会同仁共同努力工作。 
        谭杰红 1953 年 12 月 25 日出生于蒙自县倘甸公社石崖寨铁路火车站。1969 年 7 月 -1972 年 2 月,蒙自—宝秀寸轨铁路(600mm 轨距)改造成米轨铁路(1000mm 轨距)的铁路工程队 408 分队干临时工。1972 年 3 月 -1979 年 1 月,在蒙自县草坝公社景井大队建筑队从事木工、泥瓦工临时工。1979 年 2 月 -2000 年 3 月, 入职开远铁路分局,担任过工务段线路工、桥隧工、木工、班长、工长、副队长、 党支部书记兼领工员、多经办经理,河口铁路边贸公司经理,曾先后荣获成都铁路局、开远分局、段级的先进生产者、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政工干部称号。2000 年,在中铁八局下岗,随后组建河口三元商贸有限公司至今( 民企 ),2017 年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至今。二十多年来三元公司对越贸易重点 是出口越南铁路机车、车辆以及铁路各个系统的配件,累计代理和自营出口越南 112 台新型机车,32 辆整车货车,转向架、轮对、道岔、重轨及各型配件数千万件。 
        张永宁 云南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摄影协会理事、云南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云南分会会员。2017-2018 年,组织策划中国 - 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项目《终将消逝的印迹——滇越铁路影像纪行》项目,2017-2018 年,组织策划并参加中国 -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展览:大理国际摄影节《滇越铁路影像纪行》专题摄影展;滇池 H 艺术空间《生活在米轨沿线的人》专题摄影展;云南艺术学院美术馆《不同视点下的滇越铁路》专题摄影展;云南省博物馆 - 中法文化周《百年历史》专题摄影展;云南美术馆《滇越铁路八百里纪实》大型摄影展。2018 年, 主编的国家艺术基金《终将消逝的印迹——滇越铁路影像纪行》项目系列画册 获“云南十大好书”称号。2019 年,主编的国家艺术基金《终将消逝的印迹—— 滇越铁路影像纪行》系列画册获 2019 中国编辑学会美术读物编辑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 28 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奖“银奖”。2014 年,出版专著《云 南剑川石雕工艺》;2009 年,出版摄影专著《黑白云南》;2008 年,主执《云 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间手工艺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 云南民间石雕为例。 
        李文学 1960 年 3 月 10 日出生在昆河铁路一个叫糯租的小站上,1965 年家住宜良可保煤矿至阳宗海电厂的运煤专用铁路的阳五线五邑村车站。1969 年至 1971 年在宜良铁路小学江头村车站授课点上小学,1971 年 9 月至 1973 年 9 月在宜良铁路小学读初中,1979 年 5 月至 1982 年 11 月在原开远铁路分局宜良车务羖宜良 站任扳道员、连接员、调车长、车站值班员等工作,并于 1982 年 11 月加入中 国共产党。1982 年 11 月至 1987 年 8 月任宜良车务段团委书记。1987 年 8 月至1991 年 1 月任宜良车务段宜良车站党支站书记、站长、支部书记兼站长。1991 年 6 月至 2002 年 8 月任宜良车务段副段长、段长、段长兼党委副书记等。2002 年 8 月至 2007 年在昆明铁路局多个单位任职。2007 年 12 月至 2011 年 11 月任 昆明铁路局昆河铁路公司党委书记。2011 年 11 月后又到昆明铁路局相关单位任职。2020 年后任云南省滇越铁路研究会专家。 
         王福永 云南建水人,彝族,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铁路文联作家分会会员,云南省滇越铁路研究会第一届专家、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第三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交通大学文化与遗产保护研究院学术委员,云南省政府参 事“滇越铁路保护利用工作调研组”专家。1984 年 7 月从学校分配到滇越铁路腊哈地工作。1990 年在开远铁路分局机关工作,1997 年 4 月在昆明铁路局工作,2012 年起在昆明铁路局米轨保护与开发利用办公室工作。著有长篇小说滇越铁路三部曲之一《嬗变》2019 年中国铁道出版社、之二《孤鸿》2022 年云南人民出版社、之三《如故》2023 年云南人民出版社。《现实与可能——滇越铁路研究文集》。编著《滇越铁路史画》2010 年云南美术出版社、《云南米轨铁路的共和国历程》2012 年云南美术出版社、《滇越铁路百年史》2010 年云南美术出版社、《滇越铁路全景图》2014 年中国铁道出版社、《百年个碧临屏铁路》《建水古城小火车》2015 年云南美术出版社、《新时代新使命——2018 建水滇越铁 路论坛文集》2019 年云南人民出版社。 
        黄  庆 黄庆先生是云南省滇越铁路研究会专家,集铁路研究与收藏、书法与摄影 一身。黄庆个人滇越铁路的藏品涉及方方面面,陈列于家中,深受铁路迷们的追捧。摄影作品以“人文、风光、纪实”三个风格类型。从上世纪 70 年代至今 一直倾心于滇越铁路文化保护与传承,自费开办陈列馆于开远闹市区内,参观者络绎不绝。数十年来黄庆坚持做“真的传播者,善的弘扬者,美的分享者 ", 用光与影讲述了时光长河中的滇越铁路远故事,见证着滇越铁路几十年来的发 展变迁。 
        杨有光 苗族,1973 年 7 月出生,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远工务段人字桥保安分队队员。33 年前,年满 18 岁的杨有光成为预备役民兵,作为第三代守桥人, 他信守心中的责任和使命,践诺守护滇越铁路人字桥,保障火车顺畅通行,这一守就是 33 年。杨有光先后获得了“红河州道德模范”“红河好人”等荣誉。 2024 年 11 月 12 日 2024 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北省十堰市举办,杨有光获“中国好人”称号。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到省滇越铁路研究会办公室索取《滇越铁路研究报告2024》纸质版。 
 编辑:李继 审核:王若刚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