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闻报道 云南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昆明召开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彭斌主持新闻发布会
今年以来,云南省相继实施了全省营商环境政策体系建设、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公布,升级上线“一部手机办事通”2.0版本等多项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持续深入推进。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和媒体界的朋友们通报有关工作情况。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兼省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尹燕祥先生;
云南省司法厅副厅长马忠华先生;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马翔先生;
昆明海关一级巡视员王学玉先生;
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行长杨中仑先生;
云南省政务服务管理局副局长李平先生;
云南省商务厅制度创新处负责人段涛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滇、香港驻滇、云南省及昆明市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部分商会、协会及企业家代表,以及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有关部门的同志们。欢迎大家!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三项议程:一是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兼省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尹燕祥先生发布新闻;二是请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行长杨中仑先生就“一部手机办事通”2.0版本作补充发布;三是请记者朋友提问。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兼省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尹燕祥先生发布新闻。
云南省司法厅副厅长马忠华答记者问
谢谢记者对行政执法方面的关心,我代表司法厅做一个简要回答。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行政执法部门是市场经济的维护者和保驾者,我省的《办法》针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新要求,提出了打击违法、保护合法、规范执法、改进执法四个方面的新规定。一是打击违法,清除害群之马。实行监管全覆盖,继续保持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以及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违法行为的严打态势,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二是保护合法,为守法者撑腰壮胆。以《民法典》《中小企业促进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为标尺,切实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积极探索执法监管正面清单,对守法诚信优良、无风险或风险较低的市场主体,积极探索免检免查或者少检少查,反之异然。对市场主体的投诉举报,及时处理,及时回应。三是规范执法,强化公平公正。坚持依法依职监管,杜绝违法越权监管;不断健全公开透明、全国统一、简便易行的监管规则和标准。加快推进信用监管、分类监管、“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杜绝人情监管、过度监管。不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减少不必要行政执法事项。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和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健全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将行政执法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四是改进执法,注重效果。
推广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非强制性手段。对于新产业、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留予发展空间。依法慎重实施行政强制。采用非强制性手段能够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实施行政强制;违法行为情节轻微或者社会危害性小的,可以不实施行政强制,确需实施行政强制的,应当尽可能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各级、各部门都在抓“六保”促“六稳”工作中,要坚决防止简单、粗暴、“一刀切”等不合理执法。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马翔答记者问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省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中的决策部署,把保市场主体作为主要任务,一方面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和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巩固扩大“多证合一”改革成果,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登记准入便利度;另一方面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制定支持企业复工复产24条措施,着力抓好助企纾困解难和激发市场活力的政策落地,全面推行网上办、预约办、当场办、容缺办、延期办、豁免办等创新服务举措,全力帮助和服务全省市场主体有序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进入二季度以来,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出现反弹式“恢复性”增长,5月和6月新登记企业同比分别增长38.20%、39.05%。上半年,全省共新登记市场主体33.3万户,市场主体的持续增长,为克服疫情影响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动力。
昆明海关一级巡视员王学玉答记者问
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谢谢各位记者对海关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今年以来,昆明海关在全力抓好新冠肺炎口岸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坚决落实“六稳”“六保”决策部署,按照云南省政府有关要求,持续推进减税提速,支持云南外贸稳增长。
一是问需企业聚焦解决实际困难。通过发放问卷、走访企业、电话微信等形式,对188家外贸企业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调查,上门走访企业66家,送政策进企业1693家次,实际解决企业通关问题137个,解答企业疑问480多条次。点面结合梳理企业反馈问题及需求18项,并点对点跟踪督办。
二是落实减税政策,促进外贸发展。将海关减免税审核工作“前推”,提供可行性论证政策咨询、解读和技术指导,使项目单位合理规划、提高投资效益,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不断深化减免税审核改革,全面推行减免税申请提交及资料补充“线上通办”,并推出取消验核申请单位事业法人证或营业执照、减免税申请业务“分时段预约分类办理”等一系列便利举措,切实降低企业业务办理成本。推出信用签证措施,经企业申请可以自行打印经海关审核的原产地数据,进一步方便企业复工复产。重点支持云南特色产业走出去,引导企业充分享受自贸协定减税政策红利,降低企业成本,助力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广企业增信担保、关税保证保险、属地纳税人管理等工作措施,进一步提升外贸企业经营活力。今年以来,昆明海关共办理进口减免税证明、报关单43300份,减免税款14.12亿元人民币,减免滞报金192万元人民币。签发出口原产地证书21650份,货值11.66亿美元,为企业减免进口国关税4274万美元。
三是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服务质效。推行线上“不见面审批”、线下“一个窗口办理”、现场“免于到场查验”等创新监管工作措施;业务办理中简化环节、单证、审批,口岸放行时降低查验率、抽批率,减少开箱检查,全面实施“绿色通道、预约通关、抽样放行”等快速通关措施,全力提供便捷高效的通关保障服务。
四是聚焦通关时效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举措。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影响通关时效的“堵点”问题,试点“提前审结放行”通关模式,持续巩固压缩通关时间工作成效。今年以来,全省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9年同期压缩10%以上,进出口通关时效持续保持全国前列。